迁居

前年家水东,回首夕阳丽。
去年家水西,湿面春雨细。
东西两无择,缘尽我辄逝。
今年复东徙,旧馆聊一憩。
已买白鹤峰,规作终老计。
长江在北户,雪浪舞吾砌。
青山满墙头,{髻下吉换委}鬌几云髻。
虽惭抱朴子,金鼎陋蝉蜕。
犹贤柳柳州,庙俎荐丹荔。
吾生本无待,俯仰了此世。
念念自成劫,尘尘各有际。
下观生物息,相吹等蚊蚋。

作品评述

《迁居》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迁居

前年家水东,回首夕阳丽。
去年家水西,湿面春雨细。
东西两无择,缘尽我辄逝。
今年复东徙,旧馆聊一憩。
已买白鹤峰,规作终老计。
长江在北户,雪浪舞吾砌。
青山满墙头,{髻下吉换委}鬌几云髻。
虽惭抱朴子,金鼎陋蝉蜕。
犹贤柳柳州,庙俎荐丹荔。
吾生本无待,俯仰了此世。
念念自成劫,尘尘各有际。
下观生物息,相吹等蚊蚋。

中文译文:
前年家住在东边,回首看夕阳美丽。
去年家住在西边,湿面迎来细雨春。
东西两处无所选择,缘分到尽我便离去。
今年又东迁居,旧馆中稍作停留。
已经买下白鹤峰,计划在此度过晚年。
长江在北边的门户,雪浪舞动在我的庭院。
青山满满地围绕着,头上云髻像几朵飘云。
虽然惭愧不能像朴子那样高尚,也像金鼎那样华丽。
但仍然崇拜柳柳州,向神庙中献上丹荔。
我本来就没有等待的心情,俯仰间领悟了这个世界。
思绪纷纷成为劫难,尘埃中各自有着不同的归处。
低头观察生物的存在,相互之间吹动着等待的蚊蚋。

诗意和赏析:
《迁居》描述了诗人苏轼在家庭迁居中的心情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通过描述不同年份居住的地方和周围的环境来表达人生的变迁和选择。诗人将过去的岁月和回忆与现实的迁居相对照,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中的东西迁居、买下白鹤峰等描绘了诗人迁居的场景,表达了他对新居的向往和规划。同时,诗人也感叹自己不能像朴子那样高尚,或者像金鼎那样华丽,但仍然崇拜有才华的柳柳州,并向神庙献上丹荔,表达了对优秀人物和事物的敬仰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领悟。他认为人生中的每一个时刻都是独特而珍贵的,人们在不同的生命阶段和境遇中都有自己的际遇和命运。最后,诗人以观察生物间的息吹和蚊蚋的等待作为结尾,反映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关注。

整首诗词以苏轼的独特的笔触描绘了生活的变迁和选择。通过描述不同年份居住的地方、自然环境和内心的感受,诗人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的开头,诗人回首过去,观赏夕阳的美丽,展现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之情。随后,诗人描述了去年和今年的居住地点及环境的变化,以及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表达了生活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

诗词中的东西迁居和买下白鹤峰的情节,揭示了诗人的迁徙和对未来生活的规划和期待。诗人将长江、雪浪、青山等自然景物融入诗中,以形容东迁后新居的美丽和宜居之境,表达了对新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在诗词的结尾,诗人表达了对自己无法像朴子和金鼎那样高尚和华丽的惋惜之情,但仍然崇拜有才华的柳柳州,并向神庙献上丹荔。这体现了对优秀人物和事物的敬仰和向往,展示了诗人对美好和卓越的追求。

整首诗词透过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领悟。诗人认为人生中的每一个时刻都是独特而珍贵的,人们在不同的生命阶段和境遇中都有自己的际遇和命运。最后,诗人以观察生物的息吹和蚊蚋的等待作为结尾,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关注。

这首诗词以苏轼独有的写实手法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对生活的思索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命运的深刻认知。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让读者感受到岁月变迁中的情感波动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臭味张公子,生涯类我贫。又为两乡梦,看即一朝绅。洗眼千岩秀,抽身肥马尘。他年乘夜雪,从子剡溪滨。

戍火三笼滞晚程,枯桑系马上寒城。满川落照无人过,卷地飞蓬有烧明。楚客早闻歌凤德,刘琨休更舞鸡声。草堂旧隐终归去,寄语岩猿莫晓惊。

日日东台寺,今朝一苇杭。不关公事了,政以病躯妨。大士迁居梦,寒炉得圣香。世人空自异,吾道本何方。

司马胸中著云梦,杜陵眼底盖乾坤。吾衰不复论兹事,饱看孤帆落远村。

解遣愁人,能添喜气。些儿好事先施力。画堂深处伴妖娆,绛纱笼里丹砂赤。有艳难留,无根怎觅。几回不忍轻轻别。玉人曾向耳边言,花有信、人无的。

今代崔斯立,才高不负丞。君方为重客,人谓得良朋。敏捷朝千字,辛勤夜一灯。明年冠秋试,万里看飞腾。

新贵纷纷竞着鞭,明公于此独恬然。未曾批敕中书考,先判天官二十年。

曾向岭头题姓字,不穿杨叶不言归。弟兄各折一枝桂,还向岭头联影飞。

春流曲折去还来,细路萦回合更开。花落幽人愁未到,日斜归鸟并相催。祇园绀老双林树,古洞青缘半璧苔。红袖碧笼俱寂寞,新诗读罢重怜才。

维吴崇崇,于汧之西。瞻彼有龙,赫赫不迷。克裨于岳,我酌俶齐。于凡有旅,眡公维跻。

饭涌维摩钵,闻香即解脱。后来香积人,到被他轮拨。

一不成,二不是。口吃饭,鼻出气。休云北斗藏身,说甚南山鳖鼻。家财运出任交关,劝君莫竞锥头利。

莲生污泥中,其实何戢戢。人生有恒性,云胡狃於习。

还归柳市去,远远出人群。苔甃桐花落,山窗桂树薰。引泉通绝涧,放鹤入孤云。幸许宗雷到,清谈不易闻。

南庄胜处心常忆,借问轩车早晚游。美景难忘竹廊下,好风争奈柳桥头。冰消见水多于地,雪霁看山尽入楼。若待春深始同赏,莺残花落却堪愁。

山林远志久封殖,误随小草辄轻出。得似乾淳太史公,万古不磨董狐笔。太史龙鹤山中人,玩心竹素如醉醒。炼师喜为作妙供,灵昔相间丛卉生。七年飘摇湖海客,生怕鱼鲤腐关膈。圆规得自太史孙,清苦本来同气质。十洲地产富琼芝,龙鹤何曾欠蕨薇。与君约归如有期,跃鲤何用工姜芥胹

鹤羡清臞鸥羡闲,衡门正在水云间。无求尚恨时赊酒,有癖应缘酷爱山。细绕坡头行荦角,别分泉脉听淙潺。三更不睡看江月,恐有高人夜叩关。

咄这维摩老,悲生空懊恼。卧疾毗耶离,全身太枯槁。七佛祖师来,一室且频扫。请问不二门,当时便靠倒。不靠倒,金毛师子无处讨。

我如杜甫逢王翰,君似梁鸿领孟光。花竹自惭非独乐,杼机聊喜听邻墙。赋成宁笑老伧父,瓮熟定容同舍郎。他日杨花飞燕子,可能长记陆宣庄。

旧诵流传句,今逢訾{上敖下言}丞。不除湖海气,何急簿书仍。秃麈期相对,归车顾已乘。井眢诚漫汲,城壮敢轻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