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冬日

懒随冬日柳,独许岁寒松。
无复芳菲意,深栖云外峰。
病身寒易缩,老衲涩难疑。
却喜同怀者,时来问隐踪。

作品评述

《山居冬日》是宋代释文珦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懒随冬日柳,
我懒散地随着冬日的柳树,
独许岁寒松。
独自赞许岁寒中的松树。

无复芳菲意,
不再有春天的芬芳气息,
深栖云外峰。
深深地栖息在云外的山峰之间。

病身寒易缩,
身体虚弱寒冷易收缩,
老衲涩难疑。
我这个老和尚笨拙难以理解。

却喜同怀者,
然而我喜欢与有共同心境的人,
时来问隐踪。
时不时地来问我隐居的踪迹。

诗词表达了作者在冬日山居的心境和感受。诗中描绘了冬日景色,以柳树和松树作为代表,表达了作者懒散的心态和对岁寒松的欣赏。诗人感叹冬天的寒冷使花草凋谢,但自己却能在云外的山峰间找到一片宁静栖息之地。作者身体不好,容易感到寒冷,而且自己的领悟也不够敏锐,但他却喜欢与有相同心境的人交流,时常有人来问他的隐居之处。

整首诗情感平和、淡泊,表达了作者隐居山野的宁静心境和对自然的赞美。作者通过描绘冬日的景色和自己的心境,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的山居意境和隐逸情怀充满了禅意,给人以静谧、宁静的感受,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人追求心灵自由、远离尘嚣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释文珦(一二一○~?)(生年据本集卷一○《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余。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文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及《诗渊》中所引录。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诗词推荐

林阴忽忽已藏鸦,作急寻芳赏岁华。尊每不空缘好客,席无阿乡为随花。开新合故从衣薄,度密穿深信帽斜。傥有归休五亩宅,老夫著处便为家。

枫叶霜余霞灿烂,苇药风起雪纵横。铜陵江上秋容好,两绝新诗取次成。

磴道穿乔木,危亭喜杖藜。郊原春树暗,井邑暮烟低。日没牛羊下,山空鸟雀啼。超然尘世外,身与白云齐。

风力号强明,三朝选寄荣。谁非千骑长,独就五羊城。

松风鸣,侧耳听,扪腹而笑,贼精贼精。咦,千古万古得人憎。

天临有赫,上法乾元。铿锵六乐,俨恪千官。皇血允肃,玉坐居尊。文明在御,礼摆诚存。

青天一声雷,云雾忽难开。此定时节至,何因祷祈来。客方听檐溜,予亦倒残杯。明朝浮舟楫,尚可看杨梅。

十年闻问不逢人,一面相逢过所闻。高士不应轻俗士,欲将污脚上垂云。

子期不可作,伯牙终绝弦。冷冷太古音,在此幽涧泉。泉流如碧玉,老僧听不足。后夜月明时,还向泉边宿。

天为西南分八使,更分四道蕃臣。争如齿宿彩衣新。亲年开百岁,又见子生孙。一度平反供一笑,无边桃李皆春。便归天上极恩荣。为君图寿母,去年曾以寿母图为献。更看太夫人。

雪山万叠看不厌,雪尽山青又一奇。今代江南无画手,矮牋移入放翁诗。

力勤瘠地亦良田,丰歉由人莫问天,曝背耘苗能着力,天公毕竟也相怜。

卖薪自可了盐酪,治地何妨栽果蔬。我老钝顽请半俸,比渠只有不能如。

彭城欲往台无檄,初喜东西合为一。将军走马随春风,精锐千人森尺籍。口占佳句惊众坐,手练强兵试鸣镝。酒酣起舞花满地,醉倒不听人扶出。归来相对如梦寐,虎踞熊经苦岑寂。黄楼方就可同游,饮尽官厨三百石。

潮打城头去复还,石尤风紧浪冲船。铛鸣沸水千珠白,凫浴回波万颗圆。茶注玉瓯翻细细,雨零春涧激漩漩。江湖起灭浑无定,逐荇飘萍过岁年。

盘古流形后,牵牛起度余。数宁逃久刺,算不外乘除。赵达固非误,嵩真容有疏。试推十年事,容我验何如。

春小寒轻,南枝一夜阳和转。东君先递玉麟香,冷蕊幽芳满。应把朱帘暮卷。更何须、金猊烟暖。千山月淡,万里尘清,酒樽经卷。楼上胡床,笑谈声里机谋远。甲兵百万出胸中,谁谓江流浅。憔悴狂胡计短。定相将、来朝悔晚。功名做了,金鼎和羹,卷藏袍雁。

东负生意和,农圃正宜动。稻种开包曬,菊苗依谱分。畴西晓耕雨,舍北暮钥云。莫待荒三径,归欤陶令君。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诗人推上第,新榜又无君。鹤发他乡老,渔歌故国闻。平江流晓月,独鸟伴馀云。且了髫年志,沙鸥未可群。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