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罗袄

别来书渐少,家远梦徒归。
念去燕来鸿,愁随秋到,旧盟新约,心与天知。
楚江上、木落林稀。
西风尚隔心期。
水阔草离离。
更皓月照影自伤悲。

作品评述

《红罗袄》是宋代诗人陈允平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别来书渐少,家远梦徒归。
念去燕来鸿,愁随秋到,旧盟新约,心与天知。
楚江上、木落林稀。
西风尚隔心期。
水阔草离离。
更皓月照影自伤悲。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离别的忧伤和思念之情。诗人感慨自己与亲友的书信越来越少,远离故乡的人只能通过梦境回到家乡。他思念着曾经离去的燕子和归来的鸿雁,愁苦随着秋季的到来而增加。尽管有着过去的誓约和新的约定,只有自己和上天才真正了解内心的苦楚。楚江上的林木已经凋零稀疏,西风依然阻隔了心与心的相期。水面广阔,草木凋零离散。明亮的月光照耀下,自己的影子也成为伤悲的唯一伴随。

赏析:
《红罗袄》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离别的忧伤与无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凄凉情绪。诗中运用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感染力。诗人通过描述家书渐少、梦回故乡等情景,表达了离乡背井的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他念及离去的燕子和归来的鸿雁,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旧盟新约,心与天知,表明诗人对过去的誓言和新的约定仍然保持着忠诚,但只有自己和上天才能真正理解内心的苦楚。最后的描写中,楚江上的木落林稀、西风隔断心期,水阔草离离,皓月照影,都透露出一种寂寞和无奈的情绪。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离别的伤感,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思乡之情,给人以深入心灵的触动。

作者介绍

陈允平,字衡仲,又字君衡,号西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试上舍不遇,遂放情山水,往来吴淞淮泗间。恭宗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宋元学案》卷二五《参议陈西麓允平先生》)。宋亡,以人才徵至元大都。不受官,放还。事见《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一五《西麓诗稿》卷首、《宋诗略》卷一五。 陈允平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西麓诗稿》爲底本,校以《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诗词推荐

去去边城骑,愁眠掩夜闺。披衣窥落月,拭泪待鸣鸡。不愤连年别,那看长夜啼。功成应自恨,早晚发辽西。

悠悠意得自疏通,寂地因居乐性空。幽思晓风清迫枕,静听寒雨细沾桐。修茎竹韵澄玉箫,绿影松垂乱鬓蓬。俦侣好邀同此适,搜吟得到几匆匆。

时雨真成大有年,斯民沟壑救将然。麦根肥润桑叶大,春陇未鉏蚕未眠。奔走风雨连晓色,起寻佳句写由拳。李成六幅骤雨笔,挂在东南楼阁前。

坑坑坎坎,险险巘巘。一言易出,驷马难追。

新妇春粮独睡迟,夜寒茅屋雨来时。灯前每嘱儿休哭,明日行人要早炊。

读书要身荣,得禄为亲喜。端知绛帐华,乃在彩衣里。冷官多澹泊,有道足甘旨。登堂四壁余,发帙照案几。尚有老孟光,环以三稚子。一笑扶鹤发,相见折屐齿。出门顾诸生,正事歌锡尔。生朝适余暇,汤饼庆弧矢。众客集清辰,好语塞两耳。我有海上方,剩泛杯中蚁。永为萱堂寿,胜饮

薰炉宜小寝,鼎制琢晴岚。香润云生础,烟明虹贯岩。法从空处起,人向鼻头参。一炷听秋雨,何时许对谈。

我虽甓社居,有田不濒湖。漫漫湖水长,奈此田中佑。携文客边侯,劣可输残租。黧瘁不识饱,愧尔耕田夫。

法云古兰若,西走钱塘路。帆影梅市桥,人语柯山聚。吾家昔为邻,来往无晨暮。十世三百年,散徙非复故。修廊与广殿,亦已化烟雾。经营久不倦,大体始略具。钟鱼以时鸣,轩槛有幽趣。中庭扫芜秽,断碣起颠仆。老我绝世缘,随身惟两屦。愿言治北窗,寂寞同子住。

春着湖烟腻,晴摇野水光。草青仍过雨,山紫更斜阳。

地僻广乾坤,身闲多月日。耕鉴太古民,天然自淳质。未怒泥神仙,阅世自长长。日用饮食馀,帝力我何有。修竹三径幽,青山四时好。何须万间厦,一廛可娱老。园柑结新实,篱菊开晚花。旋篘瓮头酒,不负老年华。田夫与野老,一笑相逢迎。只说桑麻事,安知市朝争。年年愿今日,有酒

从宦舟行远,浮湘又入闽。蒹葭无朔雁,柽栝有蛮神。传吏闲调象,山精暗讼人。唯须千树橘,暂救李衡贫。

寒空此夜落文星,星落文留万古名。入室几人成弟子,为儒是处哭先生。家无谏草逢明代,国有遗篇续正声。晓向平原陈葬礼,悲风吹雨湿铭旌。

双双相并。一点红边偏照映。玉翦云裁。不比浮花共蒂开。几回心曲。选胜摘来情自足。插向云鬟。要与仙郎比并看。

于皇我宋,受命于天。升储主鬯,衍庆卜年。典册告备,庭工载虔。万乘莅止,端冕邃延。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雍容存器局,沈细入经纶。心好难为弟,身危活得民。余生盟蕙帐,急召应蒲轮。松下旧游处,为谁芳草新。

雨后清凉境,因还欲不回。井甘桐有露,竹迸地多苔。幡映宫墙动,香从御苑来。青龙旧经疏,寥落有谁开。

灯笼白葛扇栽纨,身似山僧不似官。更得双蕉缝直掇,都人浑作道人看。

几日暄寒候,浑如到岭南。岑岑无药疗,愦愦只书耽。雨止隅仍漏,鸢飞潦政涵。君来得披豁,万里散晴岚。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