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内檗送广州化主

不住烟萝第一层,翻身要勘岭南能。
谓言檗峤三千指,不比黄梅七百僧。

作品评述

《福州内檗送广州化主》是宋代释崇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福州内檗送广州化主,

中文译文:
福州内檗送给广州的化主,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人送给广州的化主(指佛教的主要领袖或僧侣)福州内檗的情景。

赏析:
首句"福州内檗送广州化主"直截了当地揭示了诗词的主题,即作者将福州内所产的檗送给广州的化主。诗词通过运用福州内檗和广州化主这两个元素,展现了佛教在地区间的联系和交流。福州内檗作为一种特产,象征着地方的独特之处,而广州的化主则代表着佛教的传播和影响力。通过这一送礼的场景,诗词传递了佛教弘扬和交流的精神。

接下来的两句"不住烟萝第一层,翻身要勘岭南能"表达了化主的身份和境遇。"烟萝"可能指的是禅室或佛寺,"第一层"则是指高位或地位较高。这样的描述暗示了化主的崇高地位和修行的境界。"翻身要勘岭南能"表达了化主旅行到岭南地区的意愿和决心,暗示了他要在更广阔的地域中弘扬佛法。

最后两句"谓言檗峤三千指,不比黄梅七百僧"则揭示了檗的重要性和珍贵性。"檗峤三千指"表明福州内檗在数量上是非常丰富的,而"黄梅七百僧"则暗指黄梅县的僧侣众多。通过这种比较,诗词表达了福州内檗的珍稀和独特之处,将其与其他地区的宝贵资源相对比。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送礼的场景为背景,通过描绘福州内檗和广州化主之间的联系,展现了佛教弘扬和交流的意义。同时,诗词中运用了对地方特产和人物身份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檗的珍贵和特殊价值的认识。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表达方式,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佛教事业的关注和推崇。

作者介绍

释崇岳(一一三二~一二○二),号松源,俗姓吴,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二十三岁受戒于大明寺。首谒灵石妙禅师,继见大慧杲禅师于径山。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得度于临安西湖白莲精舍,此后遍歷江浙诸老宿之门。后入闽见干元木庵永禅师,逾年,见密庵于衢之西山,从之移蒋山、华藏、径山。密庵迁灵隠,命爲首座。不久出世于平江府阳山澂照寺。后徙江阴军君山报恩之光孝寺、无爲军冶父山实际寺、饶州荐福寺、明州香山智度寺、平江府虎丘山云巖寺。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诏住临安府景德灵隠寺,居六年,道盛行,得法者衆。嘉泰二年卒,年七十一。爲南岳下十八世,密庵杰禅师法嗣。有《松源崇岳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陆游撰《塔铭》。 崇岳诗,以辑自《语录》者编爲一卷,以《语录》卷下单编之偈颂贊及他书所录编爲另一卷。

诗词推荐

孤松挺挺凛高风,万语形容不尽中。独指平塘塘上水,水之清处俨如公。

吾闻灵龟不愿死有用于清庙,但愿曳尾安泥涂。所以漆园吏,坐叹清江使者逢豫且。龟峰之龟定何物,不在泥涂之下,乃在万仞之上高突兀。是耶非耶远莫没,安然不动藏其穴。伊昔帝尧有圣德,此龟无乃负图出。图成授帝埋其骨,犹使琢石志之存彷佛。又疑神禹碑,刊在衡山巅。碑高上与

老生便作老生涯,不羡漫花顷刻花。身在山林心在国,太平风露是吾家。

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国风冲融迈三五,朝廷欢乐弥寰宇。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归来洛阳无负郭,东过梁宋非吾土。兔苑为农岁不登,雁池垂钓心长苦。世人遇我同众人,唯君于我最相亲。且喜百年见交态,未尝一日辞家贫。弹棋击筑白日晚,

自我来溧阳,四见木叶秋。泮宫久敝漏,量力完且修。幸然土木备,及此工役休。巍巍大成殿,势与邹鲁侔。圣贤日云迈,可以遗象求。扪心了无怍,一扫筑舍谋。咫尺三茅山,乃独欠此游。且须归去来,速为营菟裘。

山居门早闭,雪后树重青。不为艰危迫,谁能险阻登。寒机与舂应,村诵隔溪听。绝枯观沧海,海平峰上层。

散发林间万事轻,梦魂安稳气和平。只知秋菊有佳色,那问荒鸡非恶声。达士招呼同啸傲,福人分付与功名。一篇说尽逍遥理,始信蒙庄是达生。

早修容服侍明公,琴匣书签坐卧同。春色故随流水去,雨声犹向落花中。月明东阁凭阑歇,尘暗西窗倚镜空。十二峰头云不尽,夜深还到楚王宫。

潮去潮来春复秋,钱塘江水通湖头。愿郎也似江潮水,暮去朝来不断流。

家有粗险石,植之疏竹轩。人皆喜寻玩,吾独思弃捐。以其无所用,晓夕空崭然。碪础则甲斮,砥砚乃枯顽。于缴不可碆,以碑不可镌。凡此六用无一取,令人争免长物观。谁知兹石本灵怪,忽从梦中至吾前。初来若奇鬼,肩股何孱颜。渐闻{左石右宫}{左石右隆}声,久乃辨其言。云我石之

故里何人起卧龙,飘然琴剑只西东。马头忽与长安近,又听三茅观里钟。

残花啼露莫留春,尖发谁非怨别人。若但掩关劳独梦,宝钗何日不生尘。

亭前山色绕危栏,亭下波涛直浸山。波上渔舟亭上客,相看浑在画图间。

三分书里识巴丘,临老避胡初一游。晚木声酣洞庭野,晴天影抱岳阳楼。四年风露侵游子,十月江湖吐乱洲。未必上流须鲁萧,腐儒空白九分头。

昔我从行台,宿师南山旁。仲秋已戒寒,九月常霣霜。入冬即大雪,人马有仆僵。土床炽薪炭,旃毳如胡羌。果蔬悉已冰,熟视不得尝。猎骑荷戈归,争献狐与狼。是时意气快,岂复思江乡。迩来四十载,余景迫耄荒。结茅镜湖曲,气候岁靡常,残暑排不去,单衣作重阳,霜晚木未丹,地燠

斌斌硕人。贻我以文。辱此休辞。非余所希。敢不酬答。赋诵以归。

若於君子能修敬,敬外无缘复有余。子路不思三致问,病犹尧舜果何如。

人心甚可畏,动炽如奔霆。虽以刀锯降,不能为之宁。

涓涓泉溜木欣欣,便觉居闲思不群。快睹朝霞开宿雾,少林时雨霭停云。无弦琴上宫商足,有酒篇中醉醒分。谁是知音谁可酌,置琴罢酒对炉熏。

忆昨痴小年,不知有经籍。常随童子游,多向外家剧。偷花入邻里,弄笔书墙壁。照水学梳头,应门未穿帻。人前赏文性,梨果蒙不惜。赋字咏新泉,探题得幽石。自从出关辅,三十年作客。风雨一飘飖,亲情多阻隔。如何二千里,尘土驱蹇瘠。良久陈苦辛,从头叹衰白。既来今又去,暂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