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黄遵宪的《海行杂感(其十)》
拼音和注音
yī rì míng míng shí èr shí , zhōng fēn dà bàn shuì mí lí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十二:1.十分之二。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迷离:(形)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恍惚|睡眼~。
中分:均分。从中间分开。指房屋从梁到地面的部分。分裂。
一日:1.有一天。2.程一日果以眦睚杀人。--宋.王谠《唐语林.雅量》3.一天,一昼夜。
明明:1.显然如此,确实2.清楚,显然
二时:犹两季。指一天内的两段时间。
大半:超过半数;大部分;也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
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原诗
一日明明十二时,中分大半睡迷离。
黄公却要携黄奶,遮眼文书一卷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