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庵初成二首

老子平生百不足,庵成那管食无肉。
终朝闭户只读书,四面开宅都见竹。

作品评述

《乐庵初成二首》是宋代李衡的作品,诗中表达了老子清贫的生活态度和对读书修身的追求。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老子平生百不足,
庵成那管食无肉。
终朝闭户只读书,
四面开宅都见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的第一句表达了老子一生贫穷的境况,百分之百都不够。第二句描述了李衡建成的庵堂,却没有肉食维生。接下来的两句表明李衡整天关在家中埋头读书,周围的房屋都被竹子所包围。诗中展示了李衡崇尚清贫的生活态度和对读书修身的追求。

诗中的“老子”指的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表明了李衡将自己的人生态度与老子的思想相联系。诗句简练,意境清新,通过描绘李衡庵堂的环境和自己的生活状态,直观地展现了李衡对清贫生活和读书修身的追求。同时,通过“庵”和“竹”的描绘,展示了李衡追求的寂静和清净之境。整首诗简练而质朴,充满了静谧和高尚的气息。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简约而含蓄的方式传达了作者对清贫生活和读书修身的追求,表达了一种清静、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词推荐

梁宋追游早岁同,偶然违别事皆空。年如流水催何急,道似危途动即穷。醉舞且欣连夜月,狂吟还聚上楼风。烦君更枉骚人句,白凤灵蛇满袖中。

尔质非天赋,唯从腐草生。细微曾未觉,变化亦难明。自照光宁远,群飞体更轻。空教征戍归,容易动离情。

红艳几枝轻袅。新被东风开了。倚烟啼露为谁娇,故惹蝶怜蜂恼。多情游赏处,留恋向、绿丛千绕。酒阑欢罢不成归,肠断月斜春老。

雅道终为造物嗔,不教淹屈定教贫。诗家一脉难相继,父子得名能几人。

唐明皇,自言荣,金舆翠辇游华清。广寒宫殿凝水晶,霓裳羽衣沈香亭。沈香亭,泛流霞,流霞潋滟队五家。谁知野鹿衔宫花。我欲度度关关有兵,原作双丹凤,蜚瑶京。蜚瑶京,隐烟雾,锦繃酥酪,香囊尘土。

流落时相见,悲欢共此情。兴因尊酒洽,愁为故人轻。暗滴花茎露,斜晖月过城。那知横吹笛,江外作边声。

巫山神女欲回车,滕六留云布玉华。流水不冰翻有气,老梅虽冻自宜花。幸逃僵死榆关戍,相伴饥眠草屋家。种麦已迟天岂恝,一声晴意晓檐鸦。

烟萝初合涧新开,闲上西亭日几回。老病归山应未得,且移泉石就身来。

驿路新发掌面平,扬尘从此去朝京。清风只欠苍松立,留待他时我种成。

山上浓云合,江南暴雨来。将归林下岭,中路遇风雷。心速湾犹远,行迟伴屡催。舟师添系缆,儿女望人回。

代北寒齑捣韭萍,奇苞零落似晨星。逢盐久已成枯腊,得蜜犹应是薄刑。欲就左慈求拄杖,便随李白跨沧溟。攀条与立新名字,儿女称呼恐不经。(俗有十八娘荔支。)

弈秋善为弈,轮扁工斲轮。技惟进乎道,志乃乃疑於神。渺渺谁之思,彼美西方人。襟度倾盖旧,风味千里亲。世熟血气老,年移鬓髭新。谓我尚可教,语言去其陈。云开岩石面,月写梅花真。伫立望弗及,仙凡几何尘。相从鸡黍约,尚及桃李晨。我舟亦欲东,赠行为歌秦。

随行知有笔如椽,不碍冥搜借榻眠。酒醉诗成还上马,秋蛇春蚓任人传。

曾见老人潭上坐,忽然不见石泓深。至今月白风清夜,潭底时闻似笛吟。

南逾梅岭北冰天,跋涉艰危□□怜。颇赖青州从事力,□过绛县老人年。稍同气臭能□□,□□□□□□□。□□八旬苦多病,且须烂醉海榴前。

七年分袂一相逢。*南北、又匆匆。白发两衰翁。纵握手、浑如梦中。共山如画,洹溪如练,空几度春风。觞咏几时同。休直待、功名景钟。

买得名花共载归,春风满眼豫章诗。银台挹月杯光潋,翠被临波韈影迟。山鬼湘娥通系牒,梅兄礬弟绝藩篱。我家正在江横处,一笑相看更莫疑。

江海三吴会,萍途一昔栖。路迎来阜北,船趁长潮西。鱼鸟随情适,鹏蜩付物齐。羊裘人底处,烟雨故踪迷。

佳丽东阳境,瑞炁晓笼晴。中元逾了十日,上相喜重生。四海文章宗匠,百里弦歌德化,官与水双清。恳切劝分意,赈恤活饥甿。幸依刘,空颂鲁,阻称觥。遥瞻快倚楼上,一点寿星明。闻道玺书将下,看取蓬瀛直造,指日秉钧衡。大展平戎略,谈笑复神京。

品物顺说,时司金行。于郊迎气,以望庶灵。雅歌维乐,圭荐惟牲。作民之祉,永相厥成。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