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和

临渊细味心亨坎,卜筑先占地势坤。
说易何妨遇于野,谈玄亦入妙之门。
赐金莫惜娱宾客,堆笏犹堪遗子孙。
不比酸寒杜陵老,破茅草屋傍江村。

作品评述

《四和》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刘克庄。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对于修身养性和追求道德境界的思考和感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临深渊细味心灵的启示,
卜筑先占地势的坚定。
说易何妨遇见于野外,
谈玄亦能进入奥妙之门。
赐予金钱不必吝啬于宾客的娱乐,
积蓄财富仍可留给子孙后代。
与那位酸寒的杜陵老人不同,
我住在破茅草屋旁边的江村。

这首诗词的诗意是表达了作者对于修身养性和追求道德境界的思考和感悟。作者通过临深渊细味心灵的启示,意味着他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能够深入思考并从中获得心灵的启示。卜筑先占地势的坚定,表明作者在行动中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

诗中提到"说易何妨遇见于野外,谈玄亦能进入奥妙之门",表达了作者认为修身养性和追求道德境界并不一定需要在庙堂之上,也可以在野外和平常的生活中实现。作者认为,只要心怀谦逊和开放的态度,就能够领悟到玄妙的道理。

诗中还提到了赐予金钱不必吝啬于宾客的娱乐,积蓄财富仍可留给子孙后代。这表明作者对于物质财富的态度,他认为金钱应该用于更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仅仅追求短暂的享乐。作者希望将财富传承给子孙后代,以实现长远的价值。

最后,作者提到自己住在破茅草屋旁边的江村,与那位酸寒的杜陵老人不同。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简朴生活和远离尘嚣的向往。作者认为,与其追求虚荣和富贵,不如过简单而真实的生活,这样才能更好地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境界的提升。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修身养性和追求道德境界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简朴生活和内心宁静的向往,以及对于传承和长远价值的重视。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鄱阳太守是真人,琴在床头箓在身。曾向先皇边谏事,还应上帝处称臣。养生自有年支药,税户应停月进银。净扫水堂无侍女,下街唯共鹤殷勤。

边城灯火净胡笳,擐甲谁堪问室家。南北汛头重夹寨,东西河口对浮槎。霜凋木叶清威远,日压扶桑映觉华。却羡庭松饶古意,虬枝不下暮栖鸦。

鸣凤朝阳尺五天,匆匆忽过白鸥边。遥怜海内无双士,独酌人间第二泉。决去君今身似叶,赠行谁有笔如椽。老夫但祝重相见,未拟消魂赋黯然。

簪履为官兴,芙蓉结社缘。应思陶令醉,时访远公禅。茶影中残月,松声里落泉。此门曾共说,知未遂终焉。

水曲桥平双燕语。密密层阴围乡*。梅姿不受暑光侵,携玉斧。迎仙女。为问乘鸾何处所。杯酒流行无尽处。绕膝花花前后舞。笙歌移□下蓬壶,天付与。凌云侣。京兆近来眉更妩。

太掖勾陈瑞霭浮,宫花时缀五云裘。湛卢光截飞狐月,繁弱风号涿鹿秋。蟣虱几曾生介胄,貂蝉又见出兜鍪。南来稳作风流帅,日上榑桑瘴雾收。

北固城高万象秋,烟竿一缕认扬州。试乘绿涨三篙水,要见朱帘十里楼。泪湿宫衣朝雾重,愁薰寒草夕阳浮。隋堤旧事无人问,两两垂杨击客舟。

千古江山一览间,老瞒於此胆曾寒。凭高要起乘风志,肯把闲情作鸭栏。

蜀锦尘香生袜罗。小婆娑。个侬无赖动人多。是横波。楼角云开风卷幕,月侵河。纤纤持酒艳声歌。奈情何。

争观苏翰林,未识李北海。独能亲话言,异彼想风采。彷徨计拍马,留滞搴兰茝。匹马候南还,轻舟即东汇。

澧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

去年腊月正兹时,曾逐宾尘献寿诗。今岁威仪多胜旧,子孙显达福累□。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且行且止正依违,彷佛长空曙影微。从者仓皇心绪急,各持议论泣牵衣。

月影移鳷鹊,鑪香满建章。君王驻琱辇,宫女出彤房。仙乐浮云汉,笙歌绕画梁。按图皆国色,何处是高唐。

缥缈惊春梦,铿轰送晓声。敲烟出野寺,催月下山城。窗映东方白,灯留半壁明。隐然馀韵在,群动已营营。

明朝晴暖即相随,肯信春光被雨欺。且任文书堆案上,免令杯酒负花时。马蹄经历须应遍,莺语叮咛已怪迟。更待杂芳成艳锦,邺中争唱仲宣诗。

偶赋东风御柳诗,流传误柬九重知。昔曾苑内借全树,今向林间巢一枝。已买十牛耕笠泽,难陪八骏宴瑶池。鬳翁同洒遗弓泪,犹记甘泉□□随。

环城往往尽高峰,更欲登高底可同。马祖自今成故实,龙山翻觉堕虚空。当公迭唱青霄上,政我孤吟返照中。要是不孤吹帽节,孰云真隔马牛风。

年年春日寒欺客,今日春无一半寒。不觉转头逢岁换,便须揩目待花看。争新游女幡垂鬓,依旧先生日照盘。从此不忧风雪厄,杖藜时可过苏端。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