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张问陶的《梅花》
拼音和注音
měi rén yí shì yīng rú cǐ , míng yuè qián shēn wèi kě zh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明月:1.明朗的月亮。2.指明珠。
如此:(代)这样:理应~|果真~|变化~之快。
可知:见'可知道'。
前身:1.犹前生。指事物演变中原来的组织形态或名称。2.(~儿)上衣、袍子等前面的部分;前襟。
月前:犹月下。指月光之下。本月以前。指上个月。
张问陶
张问陶(1764—1814) ,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字仲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张问陶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张问陶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
原诗
腊尾春头放几枝,风霜雨露总无私。
美人遗世应如此,明月前身未可知。
照影别开清净相,传神难得性灵诗。
万花何苦争先后,独自能香亦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