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下·祖逖

马牛风自不相谋,异体安知蝮螫头。
北伐不令持寸铁,楫声空震大江流。

作品评述

《咏史下·祖逖》是宋代诗人陈普的作品。这首诗以赞颂历史人物祖逖为主题,通过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祖逖的英勇和忠诚。

译文:
马牛风自不相谋,
异体安知蝮螫头。
北伐不令持寸铁,
楫声空震大江流。

诗意:
这首诗通过对祖逖的赞颂,表达了他的非凡勇猛和忠诚的品质。第一句"马牛风自不相谋"通过比喻的手法,暗示祖逖的英勇无畏,他像风一样自由奔放,不受拘束。第二句"异体安知蝮螫头"则是一种象征,意味着祖逖面对敌人的攻击时,他像蝮蛇一样反咬敌人的头部,以自己的力量来抵抗敌人的侵略。

接下来的两句"北伐不令持寸铁,楫声空震大江流"描绘了祖逖在北伐过程中的壮举。"北伐不令持寸铁"意味着他在战斗中没有使用武器,而是凭借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楫声空震大江流"则是通过描绘楫声震动江流的场景,突出了祖逖的英勇和威严,他的行动影响着整个大江的动荡。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描绘了祖逖的英雄形象。作者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刻画了祖逖的勇猛和忠诚,使读者感受到他的崇高品质和伟大事迹。诗中的意象生动而深刻,通过对风、蝮蛇和大江的描绘,将祖逖的形象与自然界的力量相结合,凸显了他的英雄气概。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节奏感的抒写方式,使读者获得一种豪情壮志的感受,同时也展现了宋代士人对历史英雄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诗词推荐

析析檐前竹,秋声拂簟凉。病加阴已久,愁觉夜初长。坐拾车前子,行看肘后方。无端忧食忌,开镜倍萎黄。

如何说。人生自古多离别。多离别。年年辜负,海棠时节。娇娇独坐成愁绝。胡笳吹落关山月。关山月。春来秋去,几番圆缺。

崎岖踏破布行缠,负米担盐似蚁缘。为羡生涯随处足,五湖鲑菜范公船。

野水千年在,闲花一夕空。近来浮世狭,何似钓船中。

衰哉吾妹兮,生不逢时。痛哉吾妹兮,死此乱离。灰尘涨空兮,织骑南驰。旌旗蔽野兮,日色无辉。鸳徒蜂起兮,浊乱民绿。恣行劫掠兮,四野伤悲。我妹遇兹兮,尚在闺闱。若逃患难兮,计无可为。恐被污辱兮,决死无疑。一刀自刎兮,渐血淋漓。死仆于床兮,不变容织。刀不落地兮,手

八千劲旅走熊罴,曾断金人十万师。 骢马宣威临阵日,羯胡丧胆渡江时。 风鸣环佩军中鼓,谷暗云霞战士旗。 从古庸臣好和议,寒潮呜咽使人悲。

决列心清操,真刚志气真。超然不落断常坑。眼界宽舒,焕焕照华清。锦绣乾坤莹,玲珑世界明。澄澄虚璧顿圆成。蜕壳精*,一点碧天星。

笋舆行过断桥来,楼上银罂水上开。白鸟数行犹似鹤,青山五月已无梅。雨昏不辨丝千缕,湖绿浑疑酒一杯。几欲题诗题未得,舍人元是谪仙才。

身退谢名累,道存嘉止足。设醴降华幡,挂冠守空谷。偶寻野外寺,仰慕贤者躅。不见昔簪裾,犹有旧松竹。烟霞虽异世,风韵如在瞩。余即江海上,归辙青山曲。

几杖辞荣久,龙蛇感岁迁。留春太史记,成佛谢公缘。素盖寒云外,哀箫落月前。无烦樵牧禁,行路拜新阡。

青林浅濑密萦洄,唤作兰亭载酒来。忽听江深发鸣橹,始知身是罢官回。

竹好无多个,江清不觉深。余香随去蝶,软语爱幽禽。美景翻成恨,经年不寄音。长沙一樽酒,得共几回斟。

山为水精宫,藉花无尘埃。吟狂岳似动,笔落天琼瑰。伊余自乐道,不论才不才。有时鬼笑两三声,疑是大谢小谢李白来。

世外道人有在,庵中瓶粟无储。过客未容空去,挽衣相与分蔬。

江上重云起,何曾裛□尘。不能成落帽,翻欲更摧巾。素发闲依枕,黄花暗待人。且应携下价,芒屦就诸邻。

初年三五夜,相知一两人。连镳出巷口,飞毂下池漘。灯光恰似月,人面并如春。遨游终未已,相欢待日轮。

物外烟霞古,幽深断送迎。聩僧唯反听,啼鸟自春声。望岳山心静,临池水观成。岂知趋世者,终日但营营。

幽鸟无言啄落花,风吹榆荚打窗纱。先生酒醒绿阴里,笑听蜂儿报晚衙。

岂不亦分符,圭田廨宅无。一楼栖僦寓,百费仰家租。琴韵消长日,诗盟许老夫。用心自尘外,未觉与同途。

早时成佛于今在,瓶倾不出周沙界。妙音遐畅广宣扬。念者念兮拜者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