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梅尧臣的《亢阳和欲行舟者》
拼音和注音
chūn qiū shū mǐn yǔ , nǎi jiàn xiān wáng zhì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春秋:(名)①春季和秋季,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也指人的年岁:~正富(年纪不大,将来的日子很长)。②我国古代编年体的史书,相传鲁国的《春秋》曾由孔子修订。后来常用为历史著作的名称。③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公元前722-公元前481),因鲁国《春秋》包括这一段时期而得名。现在一般把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划为春秋时代。
先王:先王xiānwáng∶古代帝王。一般特指历史上尧舜禹汤文武几个有名的帝王。∶已逝的前代君主。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原诗
春秋书闵雨,乃见先王制。
有意在黎民,山川无不祭。
今者望云霓,青天绝纤翳。
为坛割舒雁,盘血陈水汭。
于时颇精虔,奠爵必亲涚。
向夕有微阴,扫然还复霁。
吾闻先儒言,阳骄不能闭。
此时系穹旻,己力安所诣。
宣王云汉诗,曾不鉴上帝。
恨无奡荡舟,空自思跃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