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刑部叶郎中出牧姑苏

星纪吴开国,云司汉望郎。
新陪豹尾乘,便袭虎头囊。
竹箭分兵契,钟官办使装。
苑莺留祖席,江鹤避归樯。
世往高台露,春馀野径香。
欲知民乐意,讼树接维桑。

作品评述

《送刑部叶郎中出牧姑苏》是宋代诗人宋庠的作品。诗意表达了对叶郎中出任苏州刑部官职的送别之情。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星纪吴开国,云司汉望郎。
新陪豹尾乘,便袭虎头囊。
竹箭分兵契,钟官办使装。
苑莺留祖席,江鹤避归樯。
世往高台露,春馀野径香。
欲知民乐意,讼树接维桑。

译文:
星纪吴开国,云司汉望郎。
新陪着豹尾乘车,便佩戴虎头囊。
竹箭分兵定契约,钟官办理使命装束。
苑中的莺鸟留在祖席上,江边的鹤鸟闪避归船桅。
世间的人们向着高台出现,春天余香弥漫野径。
想要了解人民的乐意,就在讼树下聚集到维桑树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刑部官员叶郎中出任苏州的诗作。诗人以婉约的笔调表达了对叶郎中的祝福和送别之情。诗中通过描写一系列景物和意象,展示了叶郎中的品质和使命。

诗的开篇,诗人提到星纪吴开国和云司汉望郎,表明叶郎中出使苏州是为了履行国家使命,具有重要的政治地位和责任。

接下来,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描述了叶郎中的威严和威风。新陪豹尾乘,便袭虎头囊,暗指叶郎中的装束华丽,象征他的权威和威猛。

诗中还出现了竹箭、钟官、苑莺和江鹤等意象。竹箭分兵契和钟官办使装,暗示叶郎中在职责上具有决断力和严肃性。苑莺留祖席和江鹤避归樯,通过描写鸟类的行为,表达了人们对叶郎中的敬重和送别之情。

最后两句诗,诗人通过世往高台露、春馀野径香的描写,表达了叶郎中离去后人们对他的怀念和惋惜之情。而欲知民乐意,讼树接维桑一句,则表达了希望叶郎中能够了解人民的期望和心愿,为民众谋福祉的期盼。

整首诗以婉约的语言表达了对叶郎中的送别之情,展示了叶郎中的品质和责任。通过描绘景物和意象,表达了对叶郎中的祝福和希望,以及人们对他的怀念和期待。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示了宋代诗人的婉约风格。

作者介绍

宋庠(九九六~一○六六),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后改名庠。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后徙安州之安陆(今属湖北)。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仕襄州通判,召直史馆,歷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左正言、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深爲仁宗亲信。庆历三年(一○四三)因其子与匪人交结,出知河南府,徙知许州、河阳。不久召回任枢密使,与副使程戡不协,再出知郑州、相州。英宗即位,改知亳州,以司空致仕。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一。謚元献。宋庠与其弟祁均以文学知名,有集四十四卷,已散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得宋庠诗文,编爲《元宪集》四十卷。事见王珪《华阳集》卷四八《宋元宪公神道碑》,《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宋庠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元宪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诸书散见的宋庠诗,编定十四卷。另辑得集外诗七首,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孟冬十月暖,桃李花盛开。胡蝶草间出,飞上花枝来。蝶知爱花为花出,不知冬暖无多日。霜风一夕花作尘,坠粉飘黄愁杀人。

前溪文续国,东溪学草玄。补处自天授,绝韦待谁编。渊源后溪水,脉络千载传。兹事端不朽,松石同其坚。

人言物不齐,相较三十里。以梅等君芳,何啻隔弱水。杜陵状百物,无语可著此。巡檐索之笑,但不禁冷蕊。

松间旅生茶,已与松俱瘦。茨棘尚未容,蒙翳争交构。天公所遗弃,百岁仍稚幼。紫笋虽不长,孤根乃独寿。移栽白鹤岭,土软春雨后。弥旬得连阴,似许晚遂茂。能忘流转苦,戢戢出鸟咮。未任供臼磨,且可资摘嗅。千团输大官,百饼衔私斗。何如此一啜,有味出吾囿。

古庙灵场枕碧巅,松楸依约锁风烟。羽毛一去无消息,堕落人间几百年。

英英白云起,呈瑞出封中。表圣宁依地,逢时岂待风。浮辉弥皎洁,流影更冲融。自叶尧天美,谁言汉日同。泥金光乍掩,检玉气俄通。犹愿非烟瑞,亭亭不散空。

相从汩没走泥涂,忽又还家半载余。把盏何由尝我酒,典钱犹忆借君书。儿孙十辈娱诗老,梅竹千株护野庐。东望怀人屡搔首,能来相访定何知。

绣轭香鞯夜不归,少年争惜最红枝。东风一阵黄昏雨,又到繁华梦觉时。

雨洗炎威,秋磨霄汉。风传{左禾右罢}稏香,鼓腹寒岩畔。位转功回木马嘶,劫外不须重借伴。

停云,思亲友也。罇湛新醪,园列初荣,愿言不从,叹息弥襟。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静寄东轩,春醪独抚。良朋悠邈,搔首延伫。停云霭霭,时雨濛濛。八表同昏,平陆成江。有酒有酒,闲饮东窗。愿言怀人,舟车靡从。东园之树,枝条载荣。竞用新好,以怡余情。

一年三百六十日,春夏秋冬各九十。冬寒夏热最叹当,寒则如刀热如炙。春三秋九号温和,天气温和风雨多。一年细算良辰少,况且叹逢美景何。美景良辰淌遭遇,又有赏心并乐事。不烧高烛照芳樽,也是虚生在人世。古人有这达矣哉,劝人秉烛夜游来。春宵一刻千金价,我道千金买不回。

偶因闲步散顽麻,倦唤胡床小歇些。飞上山头人似鹤,回看溪畔路如蛇。云烟极目知何处,松竹为门是我家。下得山来饥更渴,也无麦饭也无茶。

羽扇风清夙霭收,地戎邀月上南楼。卷回天外连宵雨,借与人间一夕秋。六合扫清知有待,微云点缀故宜休。阑干直北频搔首,何限关山笛里愁。

选胜避炎郁,林泉清可佳。拂琴惊水鸟,代麈折山花。就简刻筠粉,浮瓯烹露芽。归鞍微带雨,不惜角巾斜。

第二筵开入九重,君王把酒劝三宫。驼峰割罢行酥酪,又进雕盘嫩韭葱。

四海衣冠拜九重,圣君在位像飞龙。遥瞻雉扇双开处,万岁齐呼瑞气浓。

融墙见角便骑牛,骑入戏尘闹市游。游篇归来栏里卧,三更半失踪由。

大患都缘有此身,笑看身外假为真。梦中更作西湖梦,谁谓先生不到闽。

自是瀛洲客,还因野趣来。解衣吟寂寞,携酒上崔嵬。石洞山山秀,栀花树树开。只应岩下水,相送上船回。

莫恨红裙破,休嫌白屋低。请看京与洛,谁在旧香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