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贯休的《题成都玉局观孙位画龙》
拼音和注音
lǎo sēng xiāng chuán dào shì sēng yáo shǒu , xún cháng rù hǎi gòng lóng dòu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寻常:(形)平常;普通:不同~。[反]特殊|特别。
老僧:年老的和尚。老和尚自称。
传道:传道chuándào∶向听众讲授解释道义、道行∶古时指传授圣贤之道,后也指传教
相传:(动)①长期以来相互传说的。②传递;传授:一脉~。
贯休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原诗
我见苏州昆山佛殿中,金城柱上有二龙。老僧相传道是僧繇手,寻常入海共龙斗。
又闻蜀国玉局观有孙遇迹,蟠屈身长八十尺。
游人争看不敢近,头觑寒泉万丈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