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径山隆上主回吴中

海内车书喜混同,飞云流水逐行踪。
秋风遍乞王城饭,夜月长听官寺钟。
物外闲情怜淡泊,灯前软语话从容。
明朝棹指吴天杳,矫首东南送断鸿。

作品评述

《送径山隆上主回吴中》是明代云峰住公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海内车书喜混同,
飞云流水逐行踪。
秋风遍乞王城饭,
夜月长听官寺钟。
物外闲情怜淡泊,
灯前软语话从容。
明朝棹指吴天杳,
矫首东南送断鸿。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送别径山隆上主回吴中的情景。诗人欣喜地看到来自海内各地的车马和书信汇聚在一起,仿佛是飞云和流水追随着行人的足迹。秋风中,他四处乞讨王城的饭食,夜晚长久地聆听着官寺的钟声。他怜悯那些超脱尘世的人,他们在物外的境界中享受着闲情和淡泊,他和他们在灯前轻轻交谈,从容自在。明天早晨,他将划船指向遥远的吴天,仰首望着东南方,送别飞向远方的雁鸿。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诗人的送别场景,表达了对自然和人情的感悟。诗人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海内车书汇聚的热闹景象,以及飞云流水般追随的行人。他以秋风乞讨饭食和夜晚聆听钟声的形象,展现了自己朴素的生活态度和对世俗繁华的超越。诗人对物外闲情和淡泊生活的怀念和赞美,体现了他对内心宁静与从容的追求。最后,诗人以明朝棹指吴天和送别断飞的鸿雁,展示了他对远方的向往和对朝阳的期盼。

整首诗词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和人情的感悟,同时也流露了对淡泊和追求自由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对内心世界的表达和对远方未知的遥望。

诗词推荐

记得春闱同席试,逡巡何啻十年馀。今日相逢又相送,予乘五马子单车。

诗从双井来,太史氏复作。一苇天地旋,玄酒滋味薄。有田付鴒原,比屋赖虎幄。却笑草玄池,投阁嗟寂寞。

黄葵贵丽不妖娆,一朵新晴槛外高。还似迩英临便坐,曈昽朝日照天袍。

桐花寒食近,青门紫陌,不禁绿杨烟。正长眉仙客,来向人间,听鹤语溪泉。清和天气,为栽培、种玉心田。莺昼长,一尊芳酒,容与看芝山。庭闲。东风榆荚,夜雨苔痕,满地欲流钱。爱墙阴、成蹊桃李,春自无言。殷勤晓鹊凭檐喜,丹凤下、红药阶前。兰砌晓,香飘舞袖斓斒。

同在洛阳时,交游尽豪杰。倏忽三十年,浮沈渐磨灭。惟余一二人,或位冠夔禼。我今在若亡,似竹空有节。人皆欲吹置,老硬不可截。君自缑山来,别我不畏热。言作潞从事,家贫禄仕切。六月上太行,辛勤非计拙。天当气候凉,清风自骚屑。虽云数日劳,斗与炎蒸绝。君本公王孙,才行

非关狡兔月中藏,肯与痴蟆饱寸肠。只恐世人嫌冷看,故依云岫掩寒光。

雪中寒力壮,病骨瘦难胜。温酒拨炉火,题诗敲砚冰。惊心双白鬓,知我一青灯。欲误浮生事,思参小大乘。

小溪澄,小桥横,小小坟前松柏声。碧云停,碧云停,凝想往时,香车油壁轻。溪流飞遍红襟鸟,桥头生遍红心草。雨初晴,雨初晴,寒食落花,青骢不忍行。

惜春归。爱春归。脱了罗衣著贮衣。绿阴黄鸟啼。酒醒时。梦醒时。清簟疏帘一局棋。丁东风马儿。

小春天气未和平,冷暖於人孰重轻。幽菊瘦兰皆有味,凄风楚雨自无情。披来破衲便身稳,写到新诗彻骨清。个里不知谁得失,薰蕕境界要分明。

怀人得清晤,此乐浩无期。剡溪兴尽返,未喻伐木诗。

玉姝眉黛翠连娟,弄翰闲题小碧牋。人世愁多无著处,故应分与蕊宫仙。

玉钤金印临参井,控蜀通秦四十州。日下书来望鸿雁,江头花发醉貔貅。巴滇有马驹空老,林箐无人叶自秋。能为将军歌此曲,鸣机割锦与缠头。

奕奕九成台,窈窕绝尘埃。苍苍万年树,玲珑下冥雾。池色摇晚空,岩花敛馀煦。清切丹禁静,浩荡文河注。留连穷胜托,夙期暌善谑。东望安仁省,西临子云阁。长啸披烟霞,高步寻兰若。金狄掩通门,雕鞍归骑喧。燕姝对明月,荆艳促芳尊。别有青山路,策杖访王孙。

窪然石壁罅,涓涓如丝绳。其人指此泉,下去为沧溟。旁有玉蟾蜍,空中底方平。视之鼻通尻,彻竅刻画精。泉从鼻聪入,可止不可盈。欲问已无人,我亦悟我生。惜哉烟火食,滓我朝清明。

南望青山满禁闱,晓陪鸳鹭正差池。共爱朝来何处雪,蓬莱宫里拂松枝。

一双前进士,两个阿孩儿。

翡翠衣裳白玉人。不将朱粉污天真。清风为伴月为邻。枕上解随良夜梦,壶中别是一家春。同心小绾更尖新。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

旧隐终牵梦,春残结束归。溪山无伴过,风雨有花飞。片石留题字,孤潭照浣衣。邻僧喜相接,扫径与开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