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径山隆上主回吴中

海内车书喜混同,飞云流水逐行踪。
秋风遍乞王城饭,夜月长听官寺钟。
物外闲情怜淡泊,灯前软语话从容。
明朝棹指吴天杳,矫首东南送断鸿。

作品评述

《送径山隆上主回吴中》是明代云峰住公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海内车书喜混同,
飞云流水逐行踪。
秋风遍乞王城饭,
夜月长听官寺钟。
物外闲情怜淡泊,
灯前软语话从容。
明朝棹指吴天杳,
矫首东南送断鸿。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送别径山隆上主回吴中的情景。诗人欣喜地看到来自海内各地的车马和书信汇聚在一起,仿佛是飞云和流水追随着行人的足迹。秋风中,他四处乞讨王城的饭食,夜晚长久地聆听着官寺的钟声。他怜悯那些超脱尘世的人,他们在物外的境界中享受着闲情和淡泊,他和他们在灯前轻轻交谈,从容自在。明天早晨,他将划船指向遥远的吴天,仰首望着东南方,送别飞向远方的雁鸿。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诗人的送别场景,表达了对自然和人情的感悟。诗人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海内车书汇聚的热闹景象,以及飞云流水般追随的行人。他以秋风乞讨饭食和夜晚聆听钟声的形象,展现了自己朴素的生活态度和对世俗繁华的超越。诗人对物外闲情和淡泊生活的怀念和赞美,体现了他对内心宁静与从容的追求。最后,诗人以明朝棹指吴天和送别断飞的鸿雁,展示了他对远方的向往和对朝阳的期盼。

整首诗词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和人情的感悟,同时也流露了对淡泊和追求自由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对内心世界的表达和对远方未知的遥望。

诗词推荐

我疾多自愈,初非遇奇方;我生固多难,欲应忽已忘。颓然乱书中,不知岁月忙。有时或得意,炙冷不暇尝。乃今又大悟,万事付一觞,书中友王绩,堂上祠杜康。

梅山不见梅夫子,宗派仍亡宗上人。梅句不刊宗有集,山应生喜亦生嗔。

自入孤山咏,梅花最识诗。喜逢吟苦友,共此岁寒期。曙色雪初霁,暗香春未知。前村风景别,只是家茅茨。

请诸君著眼,来看我、福华编。记江上秋风,鲸嫠涨雪,雁徼迷烟。一时多人物,只我公、只手护山川。争睹阶符瑞象,又扶红日中天。因怀下走奉橐鞬。磨盾夜无眠。知重开宇宙,活人万万,合寿千千。凫鹥太平世也,要东还、赴上是何年。消得清时钟鼓,不妨平地神仙。

红桥梅市晓山横,白塔樊江春水生。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坊场酒贱贫犹醉,原野泥深老亦耕。最喜先期官赋足,经年无吏叩柴荆。

春风日夜晓清真,不惜天香染世尘。寄语山僧休书扫,石间留取作毡茵。

山头望,波光泼眼。

不上黄金台,早歌归去来。平沙无草木,短褐有尘埃。故里愁言别,明时敢论才。灯前一舞剑,豪气转成哀。

腰支旅拒更神游,桃叶山前水自流。三十六书都莫恨,烦将歌舞过扬州。

无事闲行郊野过。见棺函板破。里头白白一骷髅。独潇洒愁愁。为甚因缘当路卧。往来人诽谤,在生昧昧了真修。这回却休休。

天子驭金根,蒲轮辟四门。五神趋雪至,双毂似雷奔。丹凤栖金辖,非熊载宝轩。无阶忝虚左,珠乘奉王言。

当年有虞氏,初作理官名。正以蛮兼冠,须烦允与明。云孙今筮仕,溪子正称兵。淑问端能继,淮夷不足平。

神仙秘诀妙难传,秃顶修罗打左拳。半夜归来无觅处,忍饥高卧饭箩边。

不见云间杨铁史,寮中七客近如何。老来诗句疏狂甚,乱后文章感慨多。长笛参差吹海凤,小琼杨柳舞天魔。春明且尽嬉游乐,莫解梁鸿《五噫歌》。先生所居名七者寮。

玉衡低户夜无声,月色笼寒照不明。灯火渐催迎早岁,绿窗愁杀近啼莺。

坐杀王风。立杀扶风。只因伊、贪恋家风。争如猛舍,认取清风。好同行,好同坐,共携风。我即真风。你即倦风。小春天、总赖温风。将来雪下,怎奈寒风。窗儿里,六儿外,两般风。

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蚕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猛龙当年入海初,婆娑曾否有仓佉。祇今旷劫重生后,尚识人间七体书。

禅思何妨在玉琴,真僧不见听时心。离声怨调秋堂夕,云向苍梧湘水深。

乞糴民宵征,出糶官夙驾。艰食间填壑,灾星未退舍。七闽况多山,厥田惟中下。年登谷粟贱,逐末贪白话。一逢岁不稔,大半为饥者。公私久匮乏,谁欤可资藉。哀哉南亩农,长年服耕稼。倾囷了租赋,仅逃吏胥骂。东作已无粮,贪赇宁论价。负逋罄产傥,求售忘早夜。逡巡生计尽,失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