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仲和诗有吸尽西江说是公之句

南邻袖手只如愚,东里谈玄亦甚都。
可是据鞍方矍铄,须防鬻璞得卢胡。
春空潮响来何自,秋浦天容落欲无。
万古西江只如许,何烦呼吸费工夫。

作品评述

《奇仲和诗有吸尽西江说是公之句》是宋代刘子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其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南邻袖手只如愚,
东里谈玄亦甚都。
可是据鞍方矍铄,
须防鬻璞得卢胡。
春空潮响来何自,
秋浦天容落欲无。
万古西江只如许,
何烦呼吸费工夫。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奇特的人名叫奇仲和的人,他的诗作具有吸引人心的力量,能够吸尽西江的水。诗人表达了对奇仲和的赞赏和敬佩之情,以及对他诗作的认可和推崇。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奇仲和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敬佩和推崇之情。诗中描绘了奇仲和袖手南邻,愚拙而平凡,但他在东里却能谈论玄妙之事,显示出他内心的深沉和智慧。他具有据鞍方矍铄的才智,能够识别出真正的宝石,而不被表面的光彩所迷惑。诗人提醒人们要小心防范那些卖假宝石的人。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春天的空气中潮汐的声音和秋天的湖泊面容的变化,表达了生命的变幻无常和岁月的流转。最后两句表达了西江在万古中始终如一,不变的风景和情感,以及诗人对于奇仲和的敬佩之情。诗人认为,对于奇仲和来说,吸尽西江的水都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相比之下,呼吸消耗的精力反而更为繁琐和费力。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意象,展示了诗人对奇仲和诗作的赞赏和推崇,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诗中的意象描绘生动而深刻,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作者介绍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船行尽缓底须忙,诗卷聊堪度日长。瓶里抽花偷触鼻,忽然将谓是烧香。

平{奭斗}陆海吸潘江,羽扇雍容築受降。许蔡衡湘全楚地,了知邾郐不在邦。

恶怀种种占胸次,俗物纷纷遮眼边。知有醉乡无路入,行渠昨夜响山泉。

汴渠夜泛亦快意,月射长波如断冰。不见湘灵挥宝瑟,空教水怪避犀灯。烟云叠影相亏蔽,星斗翻芒互降升。好蓄金钱多买酒,满船载去觅严陵。

轩窗一日粲三英,尽室无尘眼倍明。闽粤固尝矜绝美,风骚犹未及知名。羞将姿媚随花谱,爱伴孤高上月评。独恨遇寒成弱植,色香殊不让梅兄。

城头月落尚啼乌。朱舰红船早满湖。鼓吹未容迎五马,水云先已漾双凫。映山黄帽螭头舫,夹岸青烟鹊尾炉。老病逢春只思睡,独求僧榻寄须臾。

江流不动月西沈,南北行人万里心。况是相逢雁天夕,星河寥落水云深。

霸越亡吴未害仁,不妨报国并酬身。风云长颈无遗恨,雪月扁舟更绝尘。还了君王采香径,须饶老子苧罗人。鴟夷若是真高士,张陆何堪作近邻。

行乐从来贵及辰,况逢节物一番新。病夫久矣捐杯酌,怅望临风落帽人。

岩前曾考腐斤樵,洞里仙人不可招。龙睡有时悭小雨,春长无地觅灵苗。与攻中散平时懒,更沃文园异日消。调鼎和羹须玉液,预私清泚注轻瓢。

砌下松巅有鹤栖,孤猿亦在鹤边啼。卧闻雷雨归岩早,坐见星辰去地低。一径穿缘应就郭,千花掩映似无溪。是非生死多忧恼,此日蒙师为破迷。

担板人多见一边,圣心思虑甚周旋。方知大禹同夫子,彼此观之无间然。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老桧长松玉立身,雪摧霜挫不争春。但须处士杯中物,可用明公壁后人。自审诗肩无骨相,或称书眼尚精神。南山射虎非吾事,亦复傍观野水滨。

最爱松滋县,清妍似故乡。碧湖浮片月,红树着新霜。见客征鱼税,思兄感雁行。峡州知不远,云际叠青苍。

从洛到许巍巍。曹公忧国无私。减去厨膳甘肥。羣僚率从祁祁。虽得俸禄常饥。念我苦寒心悲。

将星移北洛,神雨避东京。为负刚肠誉,还追强项名。白云向伊阙,黄叶散昆明。多谢弦歌宰,稀闻桴鼓声。

劘之道义拯之难,赏我出处好我书。史公副墨问姓氏,屈指首寄虬髯吴。

樵子俄从间路回,因言溪谷响如雷。分明雨怕城中去,只隔前峰不过来。

为口莫学阮嗣宗,不言是非非至公。为手须似朱云辈,折槛英风至今在。男儿结发事君亲,须斅前贤多慷慨。历数雍熙房与杜,魏公姚公宋开府。尽向天上仙宫闲处坐,何不却辞上帝下下土,忍见苍生苦苦苦。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