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城

世家曾览楚英雄,国破城荒万事空。
唯有邮亭阶下柳,春来犹似细腰宫。

作品评述

《夷陵城》是唐代雍陶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世家曾览楚英雄,
国破城荒万事空。
唯有邮亭阶下柳,
春来犹似细腰宫。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夷陵城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故国沦陷的悲伤和对往昔辉煌的追忆。诗中以夷陵城为背景,通过对城市破败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衰败和人事的空虚感叹。然而,诗的最后两句透露出一丝希望和慰藉,邮亭阶下的柳树在春天依然婀娜多姿,宛如昔日宫殿里美丽的女子,给人一丝安慰和温暖。

赏析:
《夷陵城》以夷陵城为背景,通过对城市破败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衰败和人事的空虚感叹。诗中的"世家曾览楚英雄"一句,暗示了夷陵城曾经是楚国英雄辈出的地方,曾经辉煌一时。然而,如今国家已经破败,城荒一片,万事皆空。这种衰败和空虚的感觉通过简练而凄凉的词句表达出来。

然而,诗的最后两句出人意料地给人希望和慰藉。"唯有邮亭阶下柳,春来犹似细腰宫",邮亭阶下的柳树在春天依然婀娜多姿,宛如昔日宫殿里美丽的女子。这里用柳树的形象代表了生命力和希望的延续,给予了读者一丝安慰和温暖。尽管国家衰败,万事空虚,但生命和希望仍然在延续,春天的美丽依然存在。这种对生命力的肯定和对希望的寄托,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悲壮与希望的对比,使人们在衰败与希望之间产生共鸣。

总体而言,雍陶的《夷陵城》通过对城市衰败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沦陷和人事空虚的悲伤和反思。然而,最后通过柳树的形象给予读者希望和慰藉,突出了生命力的坚强和希望的延续。这首诗词凝练而含蓄,通过短短的几句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雍陶,字国钧,成都人,太和间第进士。大中八年,自国子毛诗博士出刺简州。诗一卷。 雍陶字国钧,成都人,大和八年陈宽榜进士及第。补诗一首。

诗词推荐

小雨那能救旱禾,定催粟玉放庭柯。一从赋罢横斜影,谁复风流似汝多。

阮郎归改道成归。修行人喜知。松峰影里乐希夷。何须唱艳词。姹婴动,虎龙随。云耕坎与离。三千功满赴瑶池。神光相貌奇。

居士一丘壑,深衣折角巾。谁曾令子见,忽漫写吾真。更不游方外,於何顿若人。呼见一笑看,下笔可能亲。

除了捞波一窖无,逢人谩说走江湖。蝦针取你性捞摝,不到得拿龙颔珠。

南徐城古树苍苍,衙府楼台尽枕江。甘露钟声清醉榻,海门山色滴吟窗。直庐久负题红药,出镇何妨拥碧幢。闻说秋来自高尚,道装筇竹鹤成双。

未能同隐云林下,且复相招禄仕间。随月有钱胜卖药,终年无事抵归山。镜湖水远何由泛,棠树枝高不易攀。惆怅八科残四在,两人荣闹两人闲。

朝市良可厌,不如归故山。故山山色好,别来知几年。威凤翔高冈,神龙潜深渊。黄鹄志千里,皓鹤恋芝田。吾意亦如此,志在山水间。千峰列溪上,修竹满檐前。樵唱归落照,僧钟鸣晓烟。晚来閒览镜,白发冠颓颠。回思人间事,百计不如閒。吾言奚激烈,此事非偶然。

古佛不到处,诸人共用。诸人不到处,古佛同参。同参共用如何显,种田博饭机非浅。因思昔日老师言,三界本无何无免。

能言元绪已失计,潜来公子尤多机。藏头壳里勿自暴,曳尾泥中胡不归。

市工营营有工拙,珣也旁睨裁一吷。扣门属我祗厚颜,结字著书无一惬。绣衣仙人归告猷,盍收此长助毫发。青霄政须立螭珥,黑头当看获麟绝。丰功被世名不灭,珣亦归装倒明月。

放船秋正佳,日落雁噭初。晨炊傥无米,宁寻谢胡奴。督邮端可挥,从事良欲呼。大是陶渊明,且还读吾书。

簇簇竟相鲜,一枝开几番。味甘资麹糵,香好胜兰荪。古道风摇远,荒篱露压繁。盈筐时采得,服饵近知门。

握手论盟二十年,瘦筇曾约上危巅。雪崖未遂同观瀑,玉沼何期促孕莲。桐叶成阴愁引月,菊花无酒冷含烟。细看新补东林传,十八贤中又一贤。

天兵十万勇如貔,正是酬恩报国时。汴水波澜喧鼓角,隋堤杨柳拂旌旗。前驱红旆关西将,坐间青娥赵国姬。寄语长安旧冠盖,粗官到底是男儿。

斗转星移天渐晓。蓦然听得鹈鹕叫。山寺钟声人浩浩。木鱼噪。渡船过岸行官道。轻舟再奈长江讨。重添香饵为钩钓。钓得锦鳞船里跳。呵呵笑。思量天下渔家好。

洛阳花,梁园月,好花须买,皓月须赊。花倚栏干看烂熳开,月曾把酒问团圆夜。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花谢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来也?

田家重元日,置酒会邻里。小大易新衣,相戒未明起。老翁年已迈,含笑弄孙子。老妪惠且慈,白发被两耳。杯盘且罗列,饮食致甘旨。相呼团圞坐,聊慰衰莫齿。田硗借人力,粪壤要锄理。新岁不敢闲,农事自兹始。

山南山北冢累累,僧寺多承旧宅基。兴废相仍真若此,死生常事不须悲。

公厨敕许酿芳樽,屡唤宾朋醉后园。谑浪略无名位间,谁人知道太师尊。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