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城

世家曾览楚英雄,国破城荒万事空。
唯有邮亭阶下柳,春来犹似细腰宫。

作品评述

《夷陵城》是唐代雍陶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世家曾览楚英雄,
国破城荒万事空。
唯有邮亭阶下柳,
春来犹似细腰宫。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夷陵城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故国沦陷的悲伤和对往昔辉煌的追忆。诗中以夷陵城为背景,通过对城市破败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衰败和人事的空虚感叹。然而,诗的最后两句透露出一丝希望和慰藉,邮亭阶下的柳树在春天依然婀娜多姿,宛如昔日宫殿里美丽的女子,给人一丝安慰和温暖。

赏析:
《夷陵城》以夷陵城为背景,通过对城市破败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衰败和人事的空虚感叹。诗中的"世家曾览楚英雄"一句,暗示了夷陵城曾经是楚国英雄辈出的地方,曾经辉煌一时。然而,如今国家已经破败,城荒一片,万事皆空。这种衰败和空虚的感觉通过简练而凄凉的词句表达出来。

然而,诗的最后两句出人意料地给人希望和慰藉。"唯有邮亭阶下柳,春来犹似细腰宫",邮亭阶下的柳树在春天依然婀娜多姿,宛如昔日宫殿里美丽的女子。这里用柳树的形象代表了生命力和希望的延续,给予了读者一丝安慰和温暖。尽管国家衰败,万事空虚,但生命和希望仍然在延续,春天的美丽依然存在。这种对生命力的肯定和对希望的寄托,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悲壮与希望的对比,使人们在衰败与希望之间产生共鸣。

总体而言,雍陶的《夷陵城》通过对城市衰败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沦陷和人事空虚的悲伤和反思。然而,最后通过柳树的形象给予读者希望和慰藉,突出了生命力的坚强和希望的延续。这首诗词凝练而含蓄,通过短短的几句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雍陶,字国钧,成都人,太和间第进士。大中八年,自国子毛诗博士出刺简州。诗一卷。 雍陶字国钧,成都人,大和八年陈宽榜进士及第。补诗一首。

诗词推荐

春风动是隔年期,更对残花把一卮。少待和烟和月看,依稀犹似未开时。

回首登高行复冬,后时只合叹龙钟。愁须白酒来酣战,诗为黄花吊不逢。十日飞腾过眼疾,万签甲乙定谁从。共应净扫氍毹榻,深炷炉香午睡浓。

旧识相逢情更亲,攀欢甚少怆离频。黄绶罢来多远客,青山何处不愁人。日斜官树闻蝉满,雨过关城见月新。梁国遗风重词赋,诸侯应念马卿贫。

岭外无寒食,春来不见饧。洛阳新甲子,何日是清明。花柳争朝发,轩车满路迎。帝乡遥可念,肠断报亲情。

魏公番禺归,逢子芜江口。赠以越王头,还同月支首。割鲜为饮器,津浆若美酒。我独愧先生,馔致崇师友。应知愈饥渴,况是怀思久。

二豪诗律晋江东,迭倡更酬卷轴丰。狎主齐盟争定霸,互为勍敌锐临戎。波澜已得江流助,组丽仍依锦段红。入蜀词人多妙句,向来严杜一编同。

昨时宾晏地,今见繐纬遮。栖室那因鹏,从杯不为蛇。曾无越人术,竟起汉臣嗟。明日东城陌,悲凉後部笳。

梅子初黄晚雨收,闲身犹着木绵裘。谁怜白苎新裁就,回首西风又是秋。

碧海成桑野。笑人间,江翻平陆,水云高下。自是三山颜色好,更著雨婚烟嫁。料未必、龙眠能画。拟向诗人求幼妇,倩诸君、妙手皆谈马。须进酒,为陶写。回头鸥鹭瓢泉社。莫吟诗、莫抛尊酒,是吾盟也。千骑而今遮白发,忘却沧浪亭榭。但记得、灞陵呵夜。我辈从来文字饮,怕壮怀、

访旧知俗非,好书与理近。气味既如此,况复少畦畛。

龙迎葱佩出珠宫,镱水凉生碧树中。崖裂千寻根到海,剑悬七尺气横空。书间谩写琴三叠,晓发犹余鼓一通。猿鹤无期云自在,人间何更有空同。

鸟衔桃李堕高卑,陵谷逢春花作衣。犹忆去年携小筥,上山独自采春薇。涧流到海住家处,今我无家何更归。修途老来倍酸苦,晚雨一丝愁一缕。晓征春事太平无,未尽蜀天已秦语。仰看鸿鹄向南飞,笑杀鸱鸢争腐鼠。

昔我游京室,交通五陵间。主客各英妙,袍马相追攀。千金具饮啜,百金雇吹弹。缨弁罗广席,当头舞交竿。鲜妆耀渌酒,采缬生风澜。灯烛暗夜艾,士女纷相班。欢娱易徂歇,转眄如飞翰。亹亹负孤愿,离离衔永欢。山鸟窥茗饮,檐花笑蔬餐。弃捐勿重陈,事定须盖棺。

美人戚氏出椒房,金缕衣成八宝妆。夜静绮罗香度处,瑶台月下江庭芳。

卧骇窗纱已报明,篮舆札札破霜行。踏开冻淖琼浆溜,摇动凝梢玉屑倾。山色喜人犹念旧,鸟声冤客不留情。从今得檄莫嫌出,后集诗犹编未成。

山为浮来海莫沈,萧梁曾此布黄金。梵僧亲指耆阇路,帝女归传达磨心。地控好峰排万仞,涧馀流水落千寻。灵踪断处人何在,日夕云霞望转深。

初阳蒙雾出林迟,贫病虽兼气不衰。老爱归田追靖节,狂思入海访安期。春风门巷杨花后,旧国山河杜宇时。一种闲愁无着处,酒醒重读寄来诗。

社燕已成乳,吴蚕一再眠。哦诗聊度日,无客倦谈天。夜雨短檠梦,春愁锦瑟弦。萧然似僧榻,香雾散沉烟。

一岁与君三别离,盍簪此去定何时。梅花未必堪相寄,待倩邮筒寄小诗。

岁月匆匆催白发,风尘漠漠敝青衫。早晚扁舟逐孤雁,一江秋色挂吴帆。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