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

江畔菱蒲碧无主,吴牛夜{左马右展}江干归。
舟人不悟月已上,花脚野蚊撩乱飞。

作品评述

《江畔》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梅尧臣。这首诗描绘了江畔的景色和其中蕴含的情感。

诗中描述了江畔的菱蒲,碧绿的菱蒲没有主人,象征着江畔的荒凉和寂寞。接着,诗人提到了吴牛,它在夜晚漫步江干,似乎是在寻找归处。这里的吴牛可以被视为一种象征,代表着迷失和无所归属的心情。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舟人,他们没有意识到月亮已经升起,暗示他们对周围环境的漠视。最后,诗人描述了花脚野蚊,它们在飞舞中扰乱了安宁的氛围。这里的花脚野蚊可以被视为一种隐喻,代表着生活中的琐碎和不安。

整首诗以江畔为背景,通过描绘景物和隐喻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迷茫和无奈的感受。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了江畔的凄凉和诗人内心的孤独。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江畔菱蒲碧无主,
吴牛夜左马右展江干归。
舟人不悟月已上,
花脚野蚊撩乱飞。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江畔的景色和其中蕴含的情感。它以江畔的菱蒲和吴牛为象征,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迷茫和无所归属的感受。舟人的漠视和花脚野蚊的扰乱,进一步强调了诗中的孤独和不安。整首诗词给人一种凄凉而深沉的感觉,引发读者对于生活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法华灵应著当年,今古何曾有间然。不见后身房次律,却因和璞记前缘。

强将纸帐醉梅化。千劫应知作热沙。梦逐梨云迷去路,曲随杨柳到伊家。客怀暗遣心头恨,醉眼休将口上夸。清晓酒醒人不见,离愁片片逐飞花。

先帝龙飞第一年,囊封夜半达甘泉。朝来急召明光殿,谠论能回不夜天。遐想神□今已远,永怀帝德浩无边。他时信史传遗事,悟主应□数百篇。赞书褒显下重泉,嗣圣初临建武年。河洛图书光似日,商周盘诰远如天。孤墓岂意留空谷,直意犹能御二边。彷佛音尘如在目,遗风雅颂纪新篇。

窗外檐绝雨,槛前山返云。细听还摵摵,触眼又纷纷。旱昔晨昏望,淫今昼夜闻。平生忧国愿,敢废野人芹。

早惠能言者,前生结习馀。吾闻伏生女,口授古尚书。

过尽僧家到店家,山形四合路三叉。清明浆美村村卖,谷雨茶香院院夸。果卧幽窗身化蝶,醉题素壁字栖鸦。夕阳不尽青鞋兴,小立风前鬓脚斜。

酥胸露出白皑皑。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老冲问法如春雷,忿怒那吒挽不回。龙驰虎骤劈箭催,暴风狂雨山岳摧。我亦随分圆机应,出必取也战必胜。如珠走盘盘走珠,星飞电转了无余。佗年呵风骂雨,巍巍独坐妙峰顶。伫看杀人放火,炯炯双眸烁太虚。

归。猎猎薰风颭绣旗。拦教住,重举送行杯。

地肺陈公,白毫显出非常异。人难比。希夷苗裔。肯著尘凡累。猛舍家缘,物外搜玄理。清心意。自然浇溉。太一冲和气。

思君远别妾心愁,踏翠江边送画舟。欲待相看迟此别,只忧红日向西流。

双旌来自日华边,帝遣衔恩下九天。膏泽已周家十万,道途不叹驿三千。封疆旧占江湖阔,欢颂新从里巷传。可是圣朝私此地,教将和气作丰年。

高楼入青天,下有白玉堂。明月看欲堕,当窗悬清光。遥夜一美人,罗衣沾秋霜。含情弄柔瑟,弹作陌上桑。弦声何激烈,风卷绕飞梁。行人皆踯躅,栖鸟起回翔。但写妾意苦,莫辞此曲伤。愿逢同心者,飞作紫鸳鸯。

香草何时号水仙,翠翘罗袜步蹁跹。风标宜作梅花伴,不入离骚亦偶然。

玉函香骨老云根,占断孤山水月村。荐菊泉清涵竹影,种梅地冷带苔痕。生前已自全名节,身后从谁问子孙。惟是年年寒食日,游人来与酹清尊。

为爱山园好,芒鞵步步高。绿针挦露韭,碧箸翦春蒿。但得林泉趣,谁能州县劳。何惭王孝伯,痛饮读离骚。

先皇教善敞东闱,菲德承宗赖庆晖。为感储筵惊岁月,因瞻台像驻骖騑。楹书乍启钦遗泽,庭树重攀记旧围。畴日学文亲政地,仰怀慈训倍依依。

望望王城十二门,青山行尽入红尘。近来富贵皆天与,到处应多问命人。

假道针锋上,行藏云水中。且非心法妙,自是手头通。前辈多遗偈,灵襟出众工。明朝何处去,黄叶度溪风。

薰风追晚凉,爱日引朝步。瘦策与青鞋,应知来往路。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