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休亭

水国微茫境不凡,箨冠萝带芰荷衫。
云归洞口鹿常卧,叶落巢门鸟自衔。
采药道人过峭壁,汲泉童子下层岩。
名山书卷封题处,多少烟霞护玉函。

作品评述

《归休亭》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诸葛赓。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水国微茫境不凡,
箨冠萝带芰荷衫。
云归洞口鹿常卧,
叶落巢门鸟自衔。
采药道人过峭壁,
汲泉童子下层岩。
名山书卷封题处,
多少烟霞护玉函。

诗意:
《归休亭》描绘了一幅山水田园的景象,表达了宁静和自然之美。诗中以自然景物和生态环境来映衬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归隐之志,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的热爱。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一幅宁静自然的图景。首两句“水国微茫境不凡,箨冠萝带芰荷衫。”描述了水国景色的清丽和独特,箨冠、萝带、芰荷衫等描绘了自然环境的丰富多样,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接着,诗中出现了一系列自然景物,如“云归洞口鹿常卧,叶落巢门鸟自衔。”这些景物都描绘了自然的恬静和生机,以及它们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诗中的“云归洞口”和“巢门”意味着这个地方荒凉偏僻,人迹罕至,但却有鹿和鸟类常常出现,展示了自然中动物们的自由和安逸。

后两句“采药道人过峭壁,汲泉童子下层岩。”描绘了修道人和童子在险峻的山崖和岩石间的活动,表现了他们对自然的亲近与探索,也反映了作者对修道人和童子这种归隐之士的认同和赞美。

最后两句“名山书卷封题处,多少烟霞护玉函。”表现了名山大川的壮丽景色,以及蕴藏其中的文化和历史。烟霞护玉函,形象地描绘了山脉云雾缭绕的景象,以及文化遗产如宝藏般被保护和珍视的意境。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生态环境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宁静、自然和归隐之道的向往。诗词流畅简洁,用意深远,给人以宁静、放松和思考的感受。

诗词推荐

上都仁问远如天,人望公来望岁然。正有郇模三十字,含毫欲愬复难宣。

乘夕棹归舟,缘源路转幽。月明看岭树,风静听溪流。岚气船间入,霜华衣上浮。猿声虽此夜,不是别家愁。

冉冉春将老,悠悠昼掩关。鸠鸣高柳暗,雨细广庭闲。尘榻谈无客,风帘望有山。衔泥新燕子,一一及时还。

水沫抛来骤出奇,满空洒下雪纷披。云端惊见双峰面,恰是仙人剪水时。

高楼无一尘,适此半日闲。请以老杜句,赋诗榜其颜。井邑各参差,峰峦共回环。岁月行且换,星斗如可攀。不堪霜风劲,未许酒胆悭。只缘期会急,勿怪题咏艰。所喜谈圣贤,大胜醉髦蛮。倚栏遥夜寂,一笑喧千山。

明君当宁,列辟奉觞。云容表瑞,日影初长。衣冠济济,钟磬洋洋。令仪克盛,嘉会有章。

文契多欺岁月深,便将疆界渐相侵。官中验出虚兼实,枷锁鞭笞痛不禁。

书贵在瘦硬,诗须成管弦。典刑君尚有,老至我加年。早作诸侯客,远劳从事贤。见来元不款,别去忽何边。

轻生宅园籞。复得栖嘉树。岂敢擅洪枝。轻条遭所遇。叶密形易扬。风回响难住。

沿溯非便习,风波厌苦辛。忽闻迁谷鸟,来报五陵春。岭北回征帆,巴东问故人。桃源何处是,游子正迷津。

祀典昭洁。我礼莫违。八簋充室。六龙解騑。神宫肃肃。灵寝微微。嘉荐既飨。景福攸归。至德光被。洪祚载辉。

今来秋已暮,还恐未成归。梦里家仍远,愁中叶又飞。竹声风度急,灯影月来微。得见梁夫子,心源有所依。

爱山不道妨行色,碍眼仍须彻帽裙。愿借仙人白鹇尾,自家亲扫北山云。

多才夸李白,美貌说潘安。一朝成万古,又徒闲。如何猛省,心地种仙蟠。堪叹人间事,泡沫风灯,阿谁肯做飞仙。莫思量、骏马与高轩。快乐任天然。最坚似松柏、更凋残。有何凭据,谁易复谁难。长啸青云外,自嗟自笑,了无恨海愁山。

北上途未半,南行岁已阑。孤舟下建德,江水入新安。海近山常雨,谿深地早寒。行行泊不可,须及子陵滩。

吏归珍客赐,手自举铜盘。珠酿旧琼液,烟匀秋露漙。初分马乳碧,聊别水晶寒。教彻梨园曲,停歌一处餐。

花黯横塘有路通,断肠笛送画桥风。鸳鸯只宿双生树,鸾凤那栖半死桐。楚峡云归芳梦散,秦淮月在故楼空。别来闻说新妆束,学得蛾眉几样工。

晚风吹古柏,落照明空山。深行得宝刹,崖岭相回环。人远草木邃,境幽鱼鸟闲。道人扫华堂,延我具晚餐。斋庖野菊美,石井新泉寒。既饱陟上方,浮香出木端。平生麋尘志,强学伏车辕。尘怀造胜绝,欲去犹三叹。

曲廊青琐午阴迟,一朵红云拥缉熙。便座询猷亲帝问,近珰承诏引朝仪。小臣曾是鵷鸿旧,夙幸还瞻龙凤姿。出殿陛郎惊漏下,两行帘日影参差。

慈悲方便事,触处有工夫。应变随声色,团团盘走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