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诗·函谷关

寂寂函关锁未开,田文车马出秦来。
朱门不养三千客,谁为鸡鸣得放回。

作品评述

《咏史诗·函谷关》是唐代胡曾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述了函谷关闭锁的场景,表达了胡曾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士人境遇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函谷关闭锁寂寞,
田园文物由秦方带回。
朱门只招待有资财的客人,
为谁放回鸡鸣声。

诗意:

函谷关被关闭起来,非常冷寂。田园文物被秦朝的统治者带回去了。朱门只欢迎有财富的客人,放回鸡鸣的声音是为了哪个人。

赏析:

《咏史诗·函谷关》以函谷关为背景,通过描绘函谷关的闭锁和凄凉之境,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士人境遇的感慨。函谷关自古以来就是蜀道的重要关隘,但在这首诗中,却被描述为关闭的状态,寂寞凄凉。这种关隘的关闭象征着士人被禁锢在封建社会的体制之中,无法通达外界,从而无法施展抱负和才华。

诗中提到的田园文物被秦朝带回,暗示了历史悬殊和秦帝国统一带来的文化剥夺。这一情节进一步强调了士人被压制的身份和处境。朱门之养三千客,指的是士人们希望通过拜访朱门,获得机会提升地位和寻求官职的心态。然而,现实却残酷地告诉他们,只有有财富和背景的人才能进入朱门,而其他平凡的人只能默默无闻,无法得到机会。

最后一句“谁为鸡鸣得放回”,婉转地表达出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思考和无奈。在封建社会的体制下,士人们被压迫和局限,他们无法尽情发挥才华和自由表达,只能默默承受。诗中的鸡鸣声象征着自由和追求,而诗人对于这样的自由和追求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感到无能为力。

总之,《咏史诗·函谷关》通过描绘函谷关的闭锁和诗人对士人处境的思考,以及对历史悬殊和文化剥夺的感慨,传递了对封建社会束缚和局限的思考和无奈之情。诗中的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思。

作者介绍

胡曾,邵阳人。咸通中举进士,不第,尝为汉南从事。《安定集》十卷,《咏史诗》三卷,今合编诗一卷。

诗词推荐

衰病自怜无酒趣,尘容犹赖有诗情。

天下共知归汉德,东西那可限鸿沟。虽令羽割大河水,分得人心两处不。

一雨三秋色,萧条古寺间。无端登水阁,有处似家山。白日生新事,何时得暂闲。将知老僧意,未必恋松关。

南鸿过尽,正龙沙岁晚,严凝时节。朔吹翻空沙石走,一夜坤维冻裂。宇宙茫茫,山川杳杳,千里飞阴雪。停骖回顾,壮心未信如铁。京国十月先春,杏桃无数,破暖应开彻。此去佳游知不负,醉里雕鞍南陌。粪火炉边,简书丛里,肯念飘零客。故人欲问,此情正待君说。

劳将诗什比兵权,兵数虽多气不全。乌合师徒空百万,虎贲精锐只三千。杨镳正突渔阳骑,避箭甘回赤壁船。若许英雄君与操,更当劘励整櫜鞬。

劫劫官身未许收,江山到处发诗愁。弃繻西上今将老,襆被东来又欲秋。安得紫箫横鹤背,漫从清钓觅羊裘。黄梅正作冥冥雨,每咏新篇兴转悠。

佛光塔影净无尘,几点樱花迎早春。踏遍松阴何忍去,依依小鹿送游人。

一半残阳下小楼,朱帘斜控软金钩。倚阑无绪不能愁。有个盈盈骑马过,薄妆浅黛亦风流。见人羞涩却回头。

仙根曾就华峰移,净引湘波出浴妃。龙护先皇三字在,燕居旧尹一清非。风檐摇影凉姿媚,月槛迷香冷艳肥。平展水天菱唱远,竹山苍翠自成围。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细观吟卷压阳春,字字新奇绝点尘。既已学诗兼学礼,底须忧道更贫。鸟啼花落萧閒日,月白风清自在身。内景通明谁会得,公安处寒曙色正。

一束乌薪抵百金,外间风雪政愁阴。履穿东郭先生病,梅老西湖处士吟。青帝未教春满目,玄冥还有岁寒心。蹇驴不踏长安道,恐落泥涂迹愈深。

天田不日降皇舆,留滞长沙岁又除。宣室无由问釐事,周南何处托成书。

校书隐马队,饮酒窥狗窦。礼法不见缚,高轩一宇宙。二王咤连璧,小王腹如绣。囊无一个钱,气自秦楚富。公子莫焚券,妇翁幸铜臭。往年数青蝇,腾{黯立换水}辄尚口。言我已投劾,谓子不长寿。本自植芜蘼,返恶芝蘅秀。青蝇复青蝇,劝尔一盃酒。云衢列遮拦,鬼录有先后。马粪多长

好画谁如莘枣强,堕马折肱犹未忘。何年写此寒林趣,精绝未数左手王。屋里何人坐吹笛,似是南昌郡中客。曲终朔雪忽飞来,开门满树梅花白。

挨定青骢不肯骑,征衫褪领又重提。柳风吹不断行色,更倩柔条绊马蹄。

汉苑残花别,吴江盛夏来。唯看万树合,不见一枝开。水色饶湘浦,滩声怯建溪。泪流回月上,可得更猿啼。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淡妆不扫蛾眉,为谁伫立羞明镜。真妃解语,西施净洗,娉婷顾影。薄露初匀,纤尘不染,移根玉井。想飘然一叶,飕飕短发,中流卧、浮烟艇。可惜瑶台路迥。抱凄凉、月中难认。相逢还是,冰壶浴罢,牙床酒醒。步袜空留,舞裳微褪,粉残香冷。望海山依约,时时梦想,素波千顷。

皇恩颁自九重城,雨露缠沾草木荣。佛祖门庭增瑞气,四海欢呼万岁声。忠心护国成勋业,君父开臣佛眼睛。寿山福海恩难报,永日寥寥贺太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