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洲尾快风挂帆

船头雪浪吼奔雷,十丈高帆满意开。
我自只凭忠信力,风应不为世情来。
儿童屡惜峰峦过,将士犹教鼓笛催。
明日祝融天柱去,更烦先卷乱云堆。

作品评述

诗词:《湘江洲尾快风挂帆》

船头雪浪吼奔雷,
十丈高帆满意开。
我自只凭忠信力,
风应不为世情来。

儿童屡惜峰峦过,
将士犹教鼓笛催。
明日祝融天柱去,
更烦先卷乱云堆。

中文译文:

船头的雪浪呼啸如雷,
十丈高的帆满意地张开。
我只凭借忠诚和力量,
风应该不为世俗的情感而来。

儿童们一再珍惜山峦的经过,
将士们依然教唆鼓笛催促。
明天祝融的天柱离去,
更加困扰先前卷起的乱云堆。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描绘了湘江洲尾上的一幕景象。诗人以雄浑有力的笔触,将船头的雪浪形容为吼奔雷,表现出大自然的威力和气势。十丈高的帆被风充分吹开,展现出船只迅猛前进的场景。

诗人以自己的忠诚和力量为基础,相信风不会受到世俗情感的影响。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忠诚和坚定信念的坚守,并相信只有凭借这种力量才能面对世俗的挑战和考验。

儿童们屡次珍惜着山峦的经过,将士们仍然教唆鼓笛催促,这揭示了在战争年代中,儿童对于自然风光的珍惜,以及将士们在战斗中的坚韧和奋发向前的精神。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明天祝融天柱离去的期盼,但也感叹了乱云的堆积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困扰和麻烦。这里通过对天柱的描绘,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困难的直面。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表达了忠诚、坚定和面对困难的精神。它既有雄浑激越的气势,又有对人性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感和思想追求。

作者介绍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吴(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除徽州司户参军。三十二年,入监太平惠民和剂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编类高宗圣政所兼勅令所检讨官。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累迁着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员外郎,爲言者论罢。三年,起知处州。五年,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六年,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使金。使归,迁中书舍人,同修国史及实录院同修撰。七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年召对,权礼部尚书。五年,拜参知政事,寻罢。七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知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一四))。十年,以疾奉祠。十五年,起知福州,未赴。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加资政殿大学士知太平州。四年卒,年六十八。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传《石湖居士诗集》三十四卷,及《吴郡志》、《揽辔录》、《骖鸾录》、《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范公成大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有传。 范成大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清康熙顾氏爱汝堂刊本爲底本。校以明弘治金兰馆铜活字本(简称明本)、康熙黄昌衢藜照楼刻《范石湖诗集》二十卷(简称黄本),并酌采清沈钦韩《范石湖诗集注》(简称沈注)。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妙喜老人骨应槁,明月堂空迹如扫。丛林耆旧半消磨,砥柱颓波馀此老。五峰深处开道场,道价重於连城宝。我盖知各二十年,长恨识师之不早。朅来陵阳第二峰,一笑相从即倾倒。午窗对坐语笑清,夜榻归来魂梦好。大颠理势恐是渠,澄观公才何足道。青衫我亦行作吏,未尽俗缘多病恼。

巫峡云深湘水遥,更无消息梦空劳。梦回深夜不成寐,起立闲庭花月高。

湖北终连北,辰州是古州。故家唯宋民,旧物有书不。几踏缘江路,频登小阁幽。虽微少陵句,不减浣花头。

元佑宗臣考十科,公居八九未为多。功名身後无瑕点,孝友生知不琢磨。

已赋阳台行雨,还看梦泽连云。为问当时平土,如今多少耕耘。

新浴振轻衣,满堂寒月色。主人有美酒,况是曾相识。

闻公新有帅垣除,一路逢人尽贺予。瓜代得贤人尚喜,予心欢喜更何如。

归舟莫讶太勿忙,会面何曾累十觞。孰与持螯霜月下,拍浮酒浪旧陂塘。

处处碧萋萋,平原带日西。堪随游子路,远入鹧鸪啼。金谷园应没,夫差国已迷。欲寻兰蕙径,荒秽满汀畦。

岁月如驰乌免飞。情怀著酒强支持。经年不见宫妆面,秾碧谁斟悲翠卮。江路晚,夕阳低。奚奴空负锦囊归。欲凭驿使传芳信,未放东风第一枝。

制锦堂前万事闲,掉头来入武夷山。当年种放如能学,白鹤青云也不难。

其衣乃儒服,其说乃墨夷。天生物一本,今尔二本为。尔忍不葬亲,委以饱狐狸。吾心则孟子,不听尔矢辞。

三抗封章未得归,故山归梦每飞驰。羡君却向林泉去,愧我犹为印绂縻。忙里光阴能自惜,静中气味许谁知。只疑天靳清闲福,丹诏还催上赤墀。

寒食无佳赏,芳菲半已空。夜来逢胜友,未至负东风。

老气盘空,才名照世,万里秋风行色。人物中朝第一,司马题桥,班生投笔。记承流宣化,早威声,先驰殊域。看吟鞭、笑指关河,历历当年曾识。自古人心忠义,白水朝宗,众星拱极。铜柱无端隔断,两戒平分,天南地北。念瞻依丹阙,捧红云、金泥调屑。到明年归对西山,细说安边检花

离立何妨出屋高,风微亦得听萧骚。南山昨夜新雷起,行有横鞭破土膏。

兹城实佳丽,上与浮云齐。加望川之阴,津途去不迷。一旦起楼高百尺,城高跨楼满金碧。朱门峨临九衢,一片彩霞迎晓日。好奇赏俊实难逢,看此宁避雨与风。仍夸县尹风骚客,与人一心成大功。应喜中原正无事,出为苍生作仙吏。大贤为政即多闻,不独文章推国器。立驱巘崿压波澜,千

我诗非大手,我酒亦小户,得游名胜间,独以用心苦。赵子乃宿士,山立谁敢侮。寓名祝融祠,蓑笠卧烟雨。高吟三千篇,一字无尘土。朱先少许可,书每说昌甫。虽云忍饥瘦,得丧亦相补。嗟君与斯远,文中真二虎。我老日益衰,想像气如缕。

石林高几许,金刹在中峰。白日空山梵,清霜后夜钟。竹窗回翠壁,苔径入寒松。幸接无生法,疑心怯所从。

官高频敕授,老免把犁锄。一主长江印,三封东省书。不无濠上思,唯食圃中蔬。梦幻将泡影,浮生事只如。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