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梅龙图

子真家世子云乡,风力才华岂易当。
回首古人多隐约,致身今日独辉光。
谟明久合分三府,治剧聊须试一方。
从此政成何所报,百城无事只耕桑。

作品评述

《送梅龙图》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王安石。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子真家世子云乡,
风力才华岂易当。
回首古人多隐约,
致身今日独辉光。
谟明久合分三府,
治剧聊须试一方。
从此政成何所报,
百城无事只耕桑。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王安石对梅龙图的送别之情。梅龙图可能是一位官员或学者,他拥有出众的才华和品德,享有一定的声望和地位。作者对他的赞誉之词,既是对其个人才华的赞扬,也是对他所代表的理想和价值观的认同。

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梅龙图出身名门望族,拥有卓越才华的形象。作者认为,要在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上获得成功并不容易,需要具备非凡的才干和气节。在回首历史时,古人的伟大成就往往难以捉摸,而梅龙图今日的辉煌则是与众不同的。

接着,作者提到了谟明久合分三府的治理方略。谟明指的是明智而周详的计划,久合则是持久的实践。分三府可能指的是分割国家的行政区域,以便更好地施行治理。治剧则是指治理国家的艰巨任务。作者认为,政治的成功需要实际的实践和验证,只有试行一方才能体现出治理的真正效果。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政治成就的思考。作者认为,政治的成功应该为人民谋福祉,而不是追求虚名和权力。他提到百城无事只耕桑,意味着政治稳定和国泰民安。这与王安石的政治主张相吻合,他主张以农业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发展,注重百姓的生活和幸福。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赞美和送别的方式,表达了对梅龙图的敬佩和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它展示了王安石对才华和品德兼具的人物的推崇,以及对政治稳定和人民幸福的关切。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茅生轻舟如画阁,自嫌浮家不得泊。我栖一楼如冻蝇,跬步出游还不能。安得逐子东西去,载酒千斛长如渑。买断乌程与顾渚,松醪松风泻花乳。兴酣贳我千兔豪,乱扫谿藤落风雨。随手澜翻乞与人,自豪快意无所取。茅生叩门肝胆露,知我平生重毫素。只今十指如悬槌,生花吐颖将何为。

琐窗宫漏滴铜壶,午梦惊回落井梧。风递乐声来玉宇,日移花影上金铺。

生灭夤缘不著人,一年才尽又逢春。森罗借得为他用,法界浑仓是我身。不受杂毒,自然纯真。拈却千差亡彼此,打成一片没根尘。

天宫高阁上何频,每上令人耳目新。前日晚登缘看雪,今朝晴望为迎春。林莺何处吟筝柱,墙柳谁家晒麹尘。可惜三川虚作主,风光不属白头人。

江上悬光海上生,仙舟迢递绕军营。高歌一曲同筵醉,却是刘桢坐到明。

寺小经年久,地偏人到稀。山光含野色,泉脉出林霏。老树藏金粟,繁枝长绿衣。门前千岁柏,长日映清晖。

小语精微沥耳圆,况聆珠玉泻如泉。一番心上温过,明镜明朝定少年。

白玉楼高云光绕。望极新蟾同照。前村暮雪,霁梅林道。涧风平,波声渺。喜登眺。疏影寒枝颤,太春早。临水凝清浅,靓妆巧。瘦体伤离,向此萦怀抱。觉璧华轻,冰痕小。倦听塞管,转呜咽,令人老。素光回,长亭静,无尘到。烟锁横塘暖,香径悄。飞英难拘束,任春晓。

风雨连朝作伴牢,只堪痛饮读离骚。谁知老境侵腰脚,早是多情惜鬓毛。杖屦出门还有碍,簿书堆案敢辞劳。年来俯仰终无补,尚欠归田一著高。

男儿一片气,何必五车书。好勇方过我,多才便起予。运筹将入幕,养拙就闲居。正待功名遂,从君继两疏。

碧沙承水漾娇春,弱柳萦烟作浅颦。正好追寻沂上侣,未须攀赠灞桥人。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却秦振英声。後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东门送远客,车马正纷纷。旧识张京兆,新随刘领军。行骢看暮雨,归雁踏青云。一去丛台北,佳声几日闻。

跨猛虎去来,与寒拾来去。贼火不勘,自相讦露。谓是弥陀,有何凭据。

扶犁人所贱,何苦事耕耘。生意未终息,雨声曾厌闻。诗书长在手,畚锸岂劳君。只恐青云上,能将此志分。

定位毖祀,告于神明。嘉玉量幣,享于克诚。

奏酲薄。梦中球马豪如昨。豪如昨。月明横笛,晓寒吹角。古来成败难描摸。而今却悔当时错。当时错。铁衣犹在,不堪重著。

风吹玉露洗银河,爽气平分桂影高。把笛倚偻人不寝,此心直拟数秋毫。

月窗花院梦悠扬。

褰帷方出郭,江上欲黄昏。却望东原道,青山蔽县门。蝉鸣月里树,犬吠水边村。何处分渔火,芦花隐钓。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