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吟

理顺面前皆道路,义乖门外是榛荆。
何人肯认皆言语,此语分明人不听。

作品评述

《感事吟》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邵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理顺面前皆道路,
义乖门外是榛荆。
何人肯认皆言语,
此语分明人不听。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人们对事物的固有观念和局限性的思考。作者指出,当面对选择和决策时,人们常常受到各种观念和道德准则的束缚,导致思想变得狭隘和偏执。理性和道义常常被忽视,而人们更容易相信那些与自己已有观点相符的言语,而不愿意听取不同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人们思维方式的批判,呼吁读者要超越传统观念和个人偏见,保持理性思考和开放心态。诗中的“理顺面前皆道路”指出人们面临的选择和抉择往往众多,但却被既定的观念束缚,导致思维变得狭隘。而“义乖门外是榛荆”则表达了道义与实际情况之间的矛盾,暗示了人们做出选择时常常被个人利益所驱使,而忽视了道义和公正。最后两句“何人肯认皆言语,此语分明人不听”则指出人们更倾向于相信已有观点的言语,而对于不同的声音和意见不愿意接纳和倾听。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揭示了人们在面对选择和决策时的思维局限和偏见。它提醒我们要保持开放的思维,审慎思考问题,并勇于接受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同时,它也呼吁人们要秉持道义和公正,在理性和情感之间取得平衡,以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困境。

作者介绍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诗词推荐

长来故倦游,车辙环天下。艰难不吾容,虎兕适旷野。世方卧积薪,敢独怨飘瓦。久荒小山桂,几葬蒲圃槚。百罹生不辰,一死天所赦。故交赠绨袍,旅食悲冷炙。将索长安米,偶中泽宫射。倚楹日悲歌,鲁国疑欲嫁。退惭一木微,安足支大厦。收声就泯默,故意遂衰谢。二年游诸侯,弹铗

忘兹适越意,爱我郡斋幽。野情岂好谒,诗兴一相留。远水带寒树,阊门望去舟。方伯怜文士,无为成滞游。

辞得官来疾渐平,世间难有此高情。新秋月满南溪里,引客乘船处处行。

背于身不见,亦不见庭人。物我俱无与,方知止处真。

吾怜曾家子,昔有投杼疑。吾怜姬公旦,非无鸱鸮诗。臣子竭忠孝,君亲惑谗欺。萋斐离骨肉,含愁兴此辞。昔日公冶长,非罪遇缧绁。圣人降其子,古来叹独绝。我无毫发瑕,苦心怀冰雪。今代多秀士,谁能继明辙。

木本曾看烟雨梢,临窗依砌韵偏高。可怜不入繁华眼,只称清谈王马曹。

倦游客舍不胜闲,日日清江见倚阑。少待西风吹雨过,更从二水看淮山。

自说羁怀老更慵,淮山入梦碧丛丛。一尊醽醁人将别,三叠阳关曲易终。此去若无鸿雁信,相望未免马牛风。耘云钓月平生事,我亦谋归古歙中。

此是游山第二回,天风吹断洞云开。人生到处须行乐,不为寻梅亦自来。

踏遍江湖路几千,买舟因得憩江天。不嫌烟水牵离恨,要狎沙鸥伴醉眠。南浦春深波涨岸,长芦风寝浪平川。生涯喜近长年老,夜半挐音月满船。

阙下高眠过十旬,南宫印绶乞离身。诗中得意应千首,海内嫌官只一人。宾客分司真是隐,山泉绕宅岂辞贫。竹斋晚起多无事,唯到龙门寺里频。

阀阅崔嵬动四方,入门鸾鹤自成行。青緺旧已临佳郡,墨客新归耀故乡。醉舞几应摧屐齿,对棋正欲赌香囊。阶庭玉树寒相照,更使东山逸气长。

道士令严难继和,僧伽帽小却空回。隔篱不唤邻翁饮,抱瓮须防吏部来。?道士令,悦神乐中所谓离而复合者。杜诗云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去年新燕至,新巢在大厦;今年旧燕来,旧垒多败瓦。问主人,呢喃泪盈把。画梁不可望,画舫聊相傍。肃羽恨依栖,衔呢叹飘飏。自言“昨辞秋社归,北来春社添恶况。一处靡芜兵燹红,朱门那得还无恙!最怜寻常百姓家,荒烟总似乌衣巷。”君不见,晋室中叶乱五胡,烟火萧条千里孤;

彼樛者木,轮囷其质。既干既跋,匪枉伊直。时平倒植。自卑自抑。

空林醉卧不知秋,手采芙蓉下小舟。明月满天凉似水,闲吹短笛过沧洲。

浮客倦长道,秋深夜如年。久行惜日月,常起鸡鸣前。夕计今日程,息车在苕川。霜中水南寺,金磬泠泠然。畴昔此林下,归心巢顶禅。身依寤昏寐,智月生虚圆。羁旅违我程,去留难双全。观身话往事,如梦游青天。明发止宾从,寄声琴上弦。聊书越人意,此曲名思仙。

西湖环岸皆招提,楼阁晦明如卧披。保宁复在最佳处,水光四合无端倪。车尘不来马足断,时有海月相因依。上人弱龄已隶此,心目所证惟瑰琦。白玉芙蓉出清沼,天然不受缁尘扰。坐客一语不入意,目如明星视飞鸟。冠切云兮佩玉难,上人顾之真等闲。应缘聊入人间世,兴尽却归湖上山。

藓干石斜妨,玉蕊松低覆。日暮冥冥一见来,略比年时瘦。凉观酒初醒,竹阁吟才就。犹恨幽香作许慳,小迟春心透。凉观在孤山之麓,南北梅最奇。竹阁在凉观西,今废。

今朝駃步忽来前,报道除书下日边。阃寄复归贤使者,百城闻命想欣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