轲曰:今有一言,

出自两汉代的《荆轲刺秦王》

出自两汉的《荆轲刺秦王》

拼音和注音

kē yuē : jīn yǒu yī y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一言:1.一句话。2.说一番话、一次进言。

古有一言腰相印,谁教他、满箧婴鳞疏。

出自:刘克庄的《贺新郎(跋唐伯玉奏稿)》

  • 提戎雅有至性存,尚有一言为尔勖。

    出自:左宗棠的《题疏勒望云图》

  • 又无一言长,万分有裨益。

    出自:石介的《河决》

  • 一言龃龉便投袂,自道岂欲求人知。

    出自:冯山的《寄题宇文之邵公南止亭》

  • 一言蔽之,敬为入门。

    出自:方回的《题云泉题咏》

  • 要妙不在多,一言如发硎。

    出自:沈辽的《赠有道者》

  • 讲学流美谈,一言辨义利。

    出自:康有为的《再题》

  • 一言以蔽,无财不可为悦。

    出自:尤侗的《念奴娇(其八)归兴》

  • 公闾延广何人也,始信兴邦亦一言。

    出自:邵雍的《左衽吟》

  • 一言俄逆至,三顾已忘形。

    出自:石延年的《筹笔驿》


  • 原诗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樊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不可奈何,乃遂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秦武阳一作:秦舞阳)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wèi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诗词推荐

    痴风盲雨骤难禁,撼壁掀窗夜向沈。百种已灰当世念,一团都是故乡心。伏鴽扑堕床头幔,饥鼠衔翻镜上簪。闲打无为坐空寂,谁楼五鼓已侵寻。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 , 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 , 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 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竹屋少行迹,闭门春昼长。天时半晴湿,人意共炎凉。苔藓侵阶绿,荼醾压架香。冥搜寻杖屨,不为看花忙。

    杨柳郁青青,竹枝无限情。同郎一回顾,听唱纥那声。踏曲兴无穷,调同词不同。愿郎千万寿,长作主人翁。

    扪萝探得云根路,直入云山最深处。主人心似青山间,云亦无心自来去。

    谁扰奚山众,焚林兽已穷。徙薪能远虑,下濑得深攻。南峤肩随息,中朝论愈公。但知分谤喜,宁肯自论功。

    顽石连卷裹绿苔,人传桑苎手亲开。谁言天地无情物,却解殷勤唤客来。

    自得休心法,悠然不赋诗。忽逢重九日,无奈菊花枝。

    一种灵苗异,天然体性虚。叶如斜界纸,心似倒抽书。

    享了荷花上番香,却穿竹径百弓长。满园亭榭都参遍,秪有筠庵第一凉。

    乌龟壳空索索,打一钻响剥剥。也是张拳嚇野狐,描邈出来增丑恶。虽然三十年后,只管有人卜度。突出娑婆世界,一枚真个村头。行脚都无用处,推倒只好做牛。钉双角,插条尾,绿杨芳草春风里。可杀有力会耕田,卖与阎王还饭钱。不然掣电几先喫,痛拳无明业识幢。竖起漫天黑,一句

    古藤何樛蟠,低荫庶子泉。童童若青盖,挂在绝壁前。月穿波影碎,露滴岸声圆。晓笼使君醉,夜覆溪僧禅。昔之好事者,为作出偶然。人亡藤已朽,犹得声名传。我欲移青松,植向泉眼边。既图岁月久,复取节操全。所为亦一时,所期或千年。庶吾不朽名,长与偃盖悬。

    一步一愁新,轻轻恐陷人。薄光全透日,残影半销春。蝉想行时翼,鱼惊蹋处鳞。底虚难驻足,岸阔怯回身。岂暇踟蹰久,宁辞顾盼频。愿将兢慎意,从此赴通津。

    传有东南别,题诗报客居。江山知不厌,州县复何如。莫恨吴歈曲,尝看越绝书。今朝欲乘兴,随尔食鲈鱼。

    积水增波润,苍霞变露馀。断烟随鸟远,寒叶向人疏。萍老犹迎日,莲衰尚戏鱼。临川方病涉,谁借郑卿舆。

    四海飘零似落花,十年秋鬓带霜华。归无驷马空题柱,敝尽貂裘忙到家。触目半成愁境界,安心旋办老生涯。可怜持蟹持杯手,小圃携锄学种瓜。

    荐福老怀真巧便,净慈两本更尖新。凭师为作铁门限,准备人间请话人。

    高枝拂翠幰,低枝垂绮筵。春风千万树,此树妾门前。

    山馆长寂寂,闲云朝夕来。空庭复何有,落日照青苔。

    尧心知稼穑,精意绕山川。风雨神祇应,笙镛诏命传。沐兰祇扫地,酌桂伫灵仙。拂雾陈金策,焚香拜玉筵。云开小有洞,日出大罗天。三鸟随王母,双童翊子先。何时种桃核,几度看桑田。倏忽烟霞散,空岩骑吏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