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歌词三首

平生宗释复宗儒,竭虑研精四体枯。
莫待归全寂无语,始知诸法本来无。

作品评述

《挽歌词三首》是宋代释智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挽歌词三首》中文译文:
第一首:
宿命将释宗与复宗结合,
费尽心思探索四种语言之枯寂。
无需等待归家,静默无言,
方知万法本来无物。

第二首:
修行路上,追随先贤的足迹,
摆脱了尘世的牵绊。
我悟到了人生的真谛,
超越了世俗的束缚。

第三首:
婆娑的身影,随着岁月的流转,
犹如风中残落的花瓣。
世间的一切皆是幻象,
唯有内心的宁静才是真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释智圆对生命和世界的思考。他在修行中融合了佛家和儒家的思想,通过四种语言的研究,体悟到了法本无物的真理。诗词中透露出对尘世的超脱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第一首诗表达了对归家的期待,但也提到了无需等待归家,因为真理并非外在的归宿,而是内心的宁静和静默。只有在静默无言的状态下,我们才能领悟到法本无物的境界。

第二首诗强调了修行的道路,释智圆追随着先贤的足迹,超越了尘世的牵绊。他通过修行,体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超越了世俗的束缚。

第三首诗以婆娑的身影和风中残落的花瓣为比喻,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世间的幻象。只有超越幻象,寻找内心的宁静,才能接近真实的存在。

这首诗词展现了释智圆深邃的思想和对宇宙法则的领悟。通过对修行和生命的思考,他表达了对超脱尘世的追求和对内心平静的追寻。

作者介绍

释智圆(九七六~一○二二),字无外,自号中庸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年八岁,受具于龙兴寺。二十一岁,传天台三观于源清法师(吴遵路《闲居编》序)。居杭州孤山玛瑙院,与处士林逋爲友(《咸淳临安志》卷七○)。真宗干兴元年卒,年四十七。謚号法慧(《武林高僧事略》)。有杂着,闲居编》五十一卷,仁宗嘉祐五年刊行于世。 智圆诗,存于《闲居编》卷三七至五一。《闲居编》无单本传世,惟见《续藏经》。今录诗十五卷,即以上海涵芬楼影印日本大正《续藏经》本爲底本。

诗词推荐

忆在儿童闻混融,江湖老矣再能逢。潮音遁伏门间虎,神骨峥嵘霜后松。粥饭暂应随愿力,井舂终可听吾从。萧滩滩上风帆发,引领白云何处峰。

风雨东篱冷落看,清溪水落玉峰寒。酒家不办当垆费,乞与先生种杏坛。

不见承明客,愁闻长乐钟。马卿何早世,汉主欲登封。

勿笑山翁病满躯,胸中侠气未全无。双瞳遇醉犹如电,五木随呼尽作卢。代北胡儿富羊马,江南奇士出菰芦。何由亲奉平戎诏,蹴踏关中建帝都?

物类易迁变,我行人不见。珍重任彦思,相别日已远。

中山昔厉忠君志,左辖今推报国诚。一死有光诸宰辅,九京无愧旧门生。雁声愁过衡阳浦,江濑悲鸣一水城。欲吊英雄已无迹,湘灵瑟罢月凄清。

欲返不尽,相期与来。明漪绝底,奇花初胎。青春鹦鹉,杨柳池台。碧山人来,清酒满杯。生气远出,不著死灰。妙造自然,伊谁与裁?

个中怀抱谁排遣。恻恻轻寒风剪剪。细思梅蕊晚香浓,争似柳梢春色浅。娇口化道字歌声软。醉后微涡回笑靥。更无卓氏白头吟,只有卢郎年少恨。

芳园秋色似春时,红紫纷菲映绿池。珠露未干啼络纬,晓风初拂扬蛛丝。

年年时节美春三,谁识湖山绿似蓝。万户栋梁双语燕,千村桑柘两眠蚕。鼓钟下竺寺连上,香火北高峰胜南。除却咸平处士外,何人更此筑吟庵。

伯英草圣称绝伦,后来学者无其人。白眉年少未弱冠,落纸纷纷运纤腕。初闻之子十岁馀,当时时辈皆不如。犹轻昔日墨池学,未许前贤团扇书。艳彩芳姿相点缀,水映荷花风转蕙。三春并向指下生,万象争分笔端势。有时当暑如清秋,满堂风雨寒飕飕。乍疑崩崖瀑水落,又见古木饥鼯愁。

贫交千里外,失路更伤离。晓泪芳草尽,夜魂明月知。空山连野外,寒鸟下霜枝。此景正寥落,为君玄发衰。

豆寇梢头莫漫夸。春风十里旧繁华。金楼玉蕊皆殊艳,别有倾城第一花。青雀舫,紫云车。暗期归路指烟霞。无端却似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不识第一画,羲皇运腕初。凭空说仪象,枉著汗牛书。

逃难走山巅,如何要顺便。食艰蔬胜肉,衣薄炭输绵。深静初心见,高虚远目鲜。沈思亦自好,写景欠龙眠。

白额频频夜到门,水边踪迹渐成群。我今避世栖岩穴,岩穴如何又见君。

菖蒲泛酒香。

夕云起山泽,广陌郁幽沈。北风吹雨雪,寂树无欢禽。天涯莽寥落,行子断归心。却往盛年迈,潜来愁思侵。高楼厉清角,亏景蔽苍岑。轻举积渊抱,揭怀伸素襟。寒冬芳意歇,炉焰澄香阴。还忆故园夜,携酒仍抱琴。

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俱著于《春秋》,固无可言者。及若季次、原宪,闾巷人也,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故季次、原宪,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厌。死而已

身孤犹落叶,客久向饷英。少睡夜逾悄,多闻心更清。县楼讹漏点,雨市杂溪声。海上仙槎在,思乘几凝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