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母岸

泗水入淮处,南边古岸存。
秦时有漂母,于此饭王孙。
王孙初未遇,寄食何足论。
后为楚王来,黄金答母恩。
事迹遗在此,空伤千载魂。
茫茫水中渚,上有一孤墩。
遥望不可到,苍苍烟树昏。
几年崩冢色,每日落潮痕。
古地多堙圮,时哉不敢言。
向夕泪沾裳,遂宿芦洲村。

作品评述

《漂母岸》是唐代崔国辅的作品,诗意表达了孤独、无奈与失落的情感。

诗中通过描绘泗水入淮处的南边古岸以及古时有漂母在此饭王孙的情景,展现了一个遥远的过去。最初漂母寄食情形艰辛,并未得到王孙的关注。然而后来,漂母成为楚王来到这里时黄金的赏赐,这种感恩的行径使得漂母的事迹在这里流传千载。诗人以茫茫水中渚上有一孤墩的景象来表现漂母孤独的处境。但是,遥望却发现无法到达,烟树昏暗模糊,暗示着孤墩的寂寥与无助。几年过去,墩上的颜色已经崩冢化作了泥土,每天的落潮痕迹提醒着时间的流逝。古地已经多处坍塌,不胜唏嘘。诗人向夕时,泪水浸湿了衣裳,只能在芦洲村过夜。

整首诗虽然没有夸张的辞藻或华丽的修辞手法,却通过简洁的语言将漂母的命运和心情鲜明地表达出来。诗人以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相融合,表现出漂母遭遇的苦难与孤独,同时也凸显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变迁。以自然景物与人生命运相对照的手法,增强了诗的情感张力和艺术感染力。整首诗既有现实的描绘,又有情感的表达,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漂母的故事相交织,呈现出对生活的深切思考和唐代社会的冷峻现实。

诗词推荐

唱恭初意如何,D479来五十三年矣。犁锄颇熟,时书粗解,簪绅聊耳。自信柴愚,真成汲戆,却无刘腻。向高秋初度,同时有菊,淡相对、风霜里。最癖登山临水。又何心、蜗名蝇利。俗缘未了,强教肉食,何曾知味。无事微吟,会心微笑,逢场微醉。把日生、只恁安排,领取百十二岁。

徐郎陋巷四立壁,乘间亦戒宾友食。慈亲衰鬓不供剪,定卖春衣典书册。念君治具良骚骚,与渠侵早来得得。小楼十客不馀地,犹胜陶翁劣容膝。江西米{上臨下米}丝作窝,吴国香粳玉为粒。嗣宗阿戎各好士,笑颉羹鄙仍妇德。老子旅寓得此饱,勃郁诗情喙三尺。出门未妨雨垫巾,万屐声中

通袖风霜手,挥毫雅颂音。柄臣曾见惮,素士许同吟。包括沧溟浅,蜚腾岁月深。一朝梦惟肖,槁草仰商霖。

荷恩承顾托,执契恭临抚。庙略静边荒,天兵耀神武。

居閒共喜迹相亲,桑户谁知遽反真。三纪周旋浑作梦,一樽离别倍伤神。旧邦犹忆江山主,新圃俄摧草木草。阴德降祥天报定,高车驷马岂无人。

我贫受寒欺,帖帖为不出。积雨远市声,幽居近芳物。时禽过我柳,清喙动鸣瑟。客去门复扃,低参映林没。

城头杰观峥嵘,重阑下瞰苍龙脊。镂珉盘础,雕檀竦楶,玲珑金碧。华子冈头,麻源谷口,神仙窟宅。道至今清夜,月明风冷,常隐隐、闻笙笛。翠壁烟霞缥缈,更寒泉、飞空千尺。数峰江上,孤舟天际,夕阳红湿。抖擞征尘,浩然长啸,跨青鸾翼。向凤岗西望,遥酾斗酒,酹文章伯。

独携瓶锡新安去,寒雨西风落叶频。江水浅深清见底,山程高下险摧轮。社中香火延开士,肘后方书济俗人。乡树再寻南国路,禅房空锁帝城尘。旧傳心印都忘念,自有衣珠岂患贫。四众仰瞻谁见顶,千家应供定分身。宰官多结空门友,外护须依守土臣。想到临川逢内史。翻经相对一嚬伸。

天女来参彼上人,逆知君动雨花心。故令六出缤纷下,免使荒台更重临。

尘土三年事一官,归心如马脱鞿鞍。莫嫌头发半斑白,留得双眸看岁寒。

春尚浅。江上柳梢风软。销尽玉梅春不管。冷香和梦远。脉脉绿窗新怨。花胜无心重翦。帘押护香闲不卷。卷帘芳事遍。

辽东羽客富仙材,仙殿飞觞接上台。便道归宁白苹渚,经时赐对柏梁台。里中驱弩先行路,膝下斑衣庆寿杯。明诏许令过别墅,不忧郡阁简书催。

处世那近名,居官敢言清。平生阿堵物,畴能字之兄。春风一杯酒,与君花下倾。穷秋动摇落,江湖渺离情。

家住东皋去,好采旧山薇。自省游泉石,何曾不夜归。

潜夫两跋最穷研,通老安身是契玄。偶向晴窗展临本,无人当日扣龙眠。

戈槛营中夜未央,雨沾云惹侍襄王。球来香袖依稀暖,酒凸觥心泛滟光。红弦高紧声声急,珠唱铺圆袅袅长。自比诸生最无取,不知何处亦升堂。

二年岐路有西东,长忆优游楚驿中。虎帐谈高无客继,马卿官傲少人同。世危肯使依刘表,山好犹能忆谢公。此去此恩言不得,谩将闲泪对春风。

不知开凿是何年,已有新亭更翼然。从此云岩添胜事,合教名亚第三泉。

晓来帘幕卷东风,尚有春寒下绮栊。德满人间和气浃,卯山宫殿瑞云中。

大都滋味莫因循,减节从教岁月身。述作比图人世解,凡情谩说内丹真。消停意上宽还远,宗旨犹来最好亲。动静机关勿劳苦,坎离卦象善调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