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苦耳聋

衰年已是病双瞳,那更新添两耳聋。
山外钟声元不到,窗前难唱亦难通。
便遭谤骂安能累,给有笙歌也是空。
每恨肚皮从旧窄,而今却做得家翁。

作品评述

《偶苦耳聋》是宋代吴芾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年老体衰、耳聋的困境。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衰年已是病双瞳,
那更新添两耳聋。
山外钟声元不到,
窗前难唱亦难通。
便遭谤骂安能累,
给有笙歌也是空。
每恨肚皮从旧窄,
而今却做得家翁。

诗意:
这首诗以作者自身的衰老和身体不适为主题,特别是耳聋的困境。诗人用自嘲的口吻描述了自己的状况,表达了他对年老的无奈和对生活变化的感慨。耳聋让他无法听到远处的钟声,也无法在窗前歌唱或与他人交流。尽管他受到了谩骂,但他并不在乎,因为即使有音乐和欢乐,对他来说也成为空虚的事情。他对自己的贫困生活感到不满,但现在他已经成为一个家庭的主人,这让他感到欣慰。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通过描绘衰老和耳聋的困境,诗人将自己的个人经历与人生的无常以及时间的流逝相联系。诗中的对比和转折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的情绪。诗人坦然接受了自己的境遇,不愤怒也不沮丧,而是以自嘲和豁达的态度来面对生活的不完美。这首诗以简短的文字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深情和对人生的思考,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介绍

吴芾(一一○四~一一八三)(生年据集中诗我生甲申岁),字明可,号湖山居士,台州仙居(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一三)进士,歷删定官,秘书正字。以不附秦桧,罢。后通判处、婺、越三州,知处州。三十一年,召爲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户部侍郎,出知婺州。孝宗即位,知绍兴府,未几,召权刑部侍郎,迁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知临安府。以事提举太平兴国宫。干道三年(一一六七)起知太平州。五年,改知隆兴府。六年,以年老奉祠。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十年卒,年八十。有《湖山集》二十五卷,长短句三卷,别集一卷,奏议八卷(本集附宋周必大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湖山集》十卷。《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宋史》卷三八七有传。 吴芾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湖山集》爲底本。参校民国李之鼎宜秋馆刊本(简称宜秋本)、《仙居丛书》排印本(简称仙居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清绝东湖旧看诗,夜窗风味许谁知。眼花头白今憔悴,不似向来灯下时。

九霄侧目不飞扬,落在荆湖又一霜。寒日无辉溪水冻,春风有信野梅香。少年豪气今揫敛,小隐生涯尚渺茫。叹息衣襟渍朱墨,镜中容易鬓毛苍。

云散青天挂玉钩,石城艇子近新秋。风鬟雾鬓归来晚,忘却荷花记得愁。

九六荡摩中,几人閒处同。浮生丝傀儡,后计石婆翁。事事休休过,时时咄咄空。何如仙羽健,来往傲方蓬。

欲返不尽,相期与来。明漪绝底,奇花初胎。青春鹦鹉,杨柳池台。碧山人来,清酒满杯。生气远出,不著死灰。妙造自然,伊谁与裁?

四望非人境,从前洞穴深。潭清蒲远岸,岚积树无阴。看草初移屐,扪萝忽并簪。世嫌山水僻,谁伴谢公吟。

有伴即来,地闢天开。冷光重出匣,古路绝纤埃。万象森罗齐合掌,须弥岌崿舞三台。

客从东国来,山云犹在屦。是时正穷腊,雁落溪阴暮。投宿古城隅,雪迷松下路。衣楮足兰荃,相过宁厌屡。

先生生长匡庐山,山中读书三十年。旧闻饮水师颜渊,不知治剧乃所便。偷儿夜探赤白丸,奋髯忽逢朱子元。半年群盗诛七百,谁信家书藏九千。春风无事秋月闲,红妆执乐豪且妍。紫衫玉带两部全,琵琶一抹四十弦,客来留饮不计钱。齐人爱公如子产,儿啼卧路呼不还,我惭山郡空留连。

岂少安危事,柴门独倚楼。溪才通舴艋,林已叫钩辀。归鬓霜俱落,冥心水不流。荆轲何用咏,剑术转堪羞。

广陵花月尝同醉,睢苑风霜暂破颜。但喜交情久弥重,休嗟人事老多艰。壮心未忍悲华发,强饮犹能倒玉山。留滞江湖应不久,多为春酒待君还。

但得清溪裹草堂,溪头山色有炎凉。秋崖一出四年矣,想见松花满石床。

秋日山居好,秋涛木末横。龙藏寒水静,鹘击广原平。红叶茅茨露,黄花曲糵成。西风轻步履,随意得閒行。

驱车出西城,眷言与君违。北顾临康衢,问子将焉之。赤骥度渥洼,终当饮瑶池。成都九轨道,一跃不可追。浮尘暗荆棘,捷径行多迷。长风战秋林,零露沾人衣。青松不改柯,期子清霜时。

草草随时事,萧萧傍水门。浓阴花照野,寒食柳围村。客袂空佳节,莺声忽故园。不知何处笛,吹恨满清尊。

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

文献凋零半垄云,荆花旧宅冷溪滨。欲知礼乐千年事,曾寄行藏八袠身。旌节自天惊隔世,衣冠入地见全人。鹄袍犹忆谈经处,风雨宫槐暗落薪。

麦风生晓寒,梅潦蕴炎溽。三日不出门,新笋已成竹。独酌固自佳,对妇亦不俗。黄鱼出海门,餍饫及僮仆。因思去年时,煎牟作糜粥。饥饿走荒山,群奴深两目。今春幸完生,一饮万事足。薄蚕微有收,条桑柔更绿。百里无鸡豚,虽老不食肉。本是在家僧,杀生岂吾欲。颇恨在棠豀,刍豢

援引亦未力,声名空复传。终携太平策,还上蜀江船。帆色挂晓月,櫓音穿夕烟。沧波不尽兴,收拾浣花边。

已是头童懒整冠,尊前犹欲强追欢。浮生得满七旬少,乐事能并四者难。闲去稍知心地适,兴来殊觉醉乡宽。入朝更诵公诗句,两腋风生盛暑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