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真歇和尚圆觉经颂一十四首·弥勒菩萨章

痴根爱种力锄除,一段灵明是旧基。
插草天人深会意,拈华尊者笑开眉。
鱼行大士须珍重,布袋憨僧且伏惟。
处处鼻头相撞磕,唯心境界你谩谁。

作品评述

《次韵真歇和尚圆觉经颂一十四首·弥勒菩萨章》是宋代释正觉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痴根爱种力锄除,
一段灵明是旧基。
插草天人深会意,
拈华尊者笑开眉。
鱼行大士须珍重,
布袋憨僧且伏惟。
处处鼻头相撞磕,
唯心境界你谩谁。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佛教中的弥勒菩萨的形象,表达了修行者对于佛法的理解和体悟。诗人通过对弥勒菩萨及其他佛教形象的描述,表达了对修行者的敬重和对佛法教义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修行者内心的境界与追求。

赏析:
这首诗的诗意主要集中在表达对佛教修行者的敬重和对佛法的赞美上。首先,诗中提到痴根,意指有着执著的根基,表示修行者对佛法的坚持和努力。接着,描述了灵明的基础,表达了修行者内心的开悟和智慧。接下来,通过插草、拈华等象征性动作,表达了修行者对佛法的深入理解和实践。

诗中提到的鱼行大士和布袋憨僧是佛教中的形象,分别代表修行者的珍重和虚怀。鱼行大士象征修行者要珍惜修行的机会和果实,而布袋憨僧则象征修行者要保持谦逊和无私的态度。这两个形象的描绘进一步体现了修行者应有的心境和修行的精神。

最后两句诗描述了修行者内心的境界和对外在世界的看法。修行者的鼻头相撞磕,表达了修行者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越和超脱,以及内心的宁静与平和。最后一句诗通过问答的方式,强调了修行者的内心境界和对修行道路的坚守,突显了修行者对于内心境界的自信和坚定。

总之,这首诗通过描绘佛教形象和修行者的境界,展示了佛法的价值和修行的意义,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的推崇和对修行者的敬意。

作者介绍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修渚通阿阁,兰舟饰翠旗。吴姬年十五,乘舟泛绿池。菱花羞宝靥,皓腕发斜晖。行歌櫂船去,不觉白鸥飞。

银漏花残,红消烛泪。九重鱼钥欢声沸。奏万乘、祥曦门外。盖圣君、恭谢灵休,谨访景明嘉礼。天意好,祥风瑞月,时正当、小春天气。禁街十里香中,御辇万红影里。千官花底,控绣勒、宝鞭摇曳。看万年,永庆吾皇,拈指又瞻三载。

白云狼藉旧林丘,旃泊天涯十五秋。壮气崆峒三尺剑,浮生滟滪一扁舟。栖栖无乃骥伏枥,郁郁有如鱼中钩。造物倘于人借便,掉头卸却虱兜鍪。

几朝花片落书奁,未信春光已属厌。猛省清明今日是,家家青柳压朱檐。

太原城下屹行宫,云树笼葱掩碧空。铁马无声汾水急,满天风雨泣英雄。

史君清德比清湘。妙政古相望。闲暇恩波万井,笑谈风月千章。殷勤劝驾,几人怀德,刻意腾骧。试问匣中长剑,也应增焕光芒。

一枝何足解人愁,抛却还随定远侯。紫陌红尘今别恨,九衢双阙夜同游。芳时易失劳行止,良会难期且驻留。若到边庭有来使,试批书尾话梁州。

叠瓦浮轻雪,参差粉画难。苦欺初变柳,故压未生兰。夜色微分白,春容不受寒。即为花卉夺,犹得暂从看。

葛陂化杖谁为力,陶壁飞梭事有因。好是风云相际会,峥嵘头角自惊群。

累荐贤良皆不就,家近陈留访耆旧。韩康虽复在人间,王霸终思隐岩窦。清冷池水灌园蔬,万物沧江心澹如。妻子欢同五株柳,云山老对一床书。昨日公车见三事,明君赐衣遣为吏。怀章不使郡邸惊,待诏初从阙庭至。散诞由来自不羁,低头授职尔何为。故园壁挂乌纱帽,官舍尘生白接z5.

念我蓄一栉,间关走西东。携持三十年,出处靡不同。朝梳带残月,暮理含清风。户枢既日运,何由生蠹虫。今晨无故折,脆响犹春葱。物理有定数,吾生得无穷。即事感百虑,抚躬悲一翁。空囊管赆铁,闹市多良工。鸾胶堕渺茫,秋扇惭初终。从渠老齿豁,称我醉颅童。

五行陈范推箕子,三寿为朋及鲁申。二纪环周元附骥,四辰鳞次岂因人。交承紫掖追随旧,递宿金銮契分申。人事天时已如此,更看坯甈累陶钧。

此邦已是富烟光,那更斯亭冠此邦。正向座中窥列岫,恰从檐下瞰长江。闲穿松径云生屧,宴坐蒲团月满窗。想得山人应笑我,老来强拥碧油幢。

一上孤航喜复潸,氵舞溪东下水潺湲。难禁有漏诸天雨,不断无名两岸山。夷汉此时方犄角,干戈今日遂生还。沅江芷草行堪采,遮莫闲花点鬓斑。

竹符驱我出山来,万事无心付酒杯。又见江城春到也,伤情却忆故园梅。

越声长苦有谁闻,老向湘山与楚云。海峤新辞永嘉守,夷门重见信陵君。田园松菊今迷路,霄汉鸳鸿久绝群。幸遇甘泉尚词赋,不知何客荐雄文。

玉峰云剥逗斜明,花径泥乾得晚行。细细一风寒里暖,时时数点雨中晴。

盘跚不称三公位,掩抑空妨数亩庭。只有老僧偏爱惜,倩人图画作书屏。

小留不过貂蝉耳,亦恐遭人白眼看。已自费辞侯霸辈,归来漱石暮江寒。

乞得身閒又御魑,干戈瘴疠两危机。三年似涉新冰过,十口今持旧璧归。天静不忧鸿北向,月明休咏鹊南飞。只应黄帽青鞋底,城郭人民有是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