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衡岳禹柏

我来衡山下,古梵见老柏。
森然星野分,亶有神明力。
风霜饱更练,雨露富培埴。
岳灵共长久,造化与消息。
本盛柯叶茂,夫岂一朝积。
中断寻复续,生意仁一脉。
亦由功万世,何止祚四百。
五子叹将否,一旅少康出。
此殆皇天意,仿佛留禹迹。
倚为赤帝佐,正此苍官色。
存古追蠡在,比休玄圭赐。
稽首千万年,五丁谨封植。

作品评述

《咏衡岳禹柏》是宋代诗人李曾伯所作,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我来到衡山脚下,见到古老的禹柏。它高耸入云,星星点点地分布在原野之间,散发着神秘的力量。经风雨的洗礼,它更加坚韧,雨露滋养使其茁壮。衡山的灵气与禹柏共同延续,自然的造化与消息都在其中。这棵禹柏本有浓密的枝叶,岂是一朝一夕所积累得到的?尽管中途断裂,但它又重新生长,生机不息,正如仁者的事业一脉相承。这种功德也会流传万世,不仅仅限于四百年的历史。五子(指五代后周、北宋、南宋、辽、西夏)叹息着未来会如何,少康的后裔曾到此地。这似乎是皇天的旨意,仿佛留下了禹王的足迹。它倚靠着赤帝(指太阳)辅佐,正是天命之征。我们怀念古代的水利工程,比起休玄圭(象征古代水平仪)的封赐还要重要。我们虔诚地向禹王致敬,千万年来,五丁(指农夫)恭敬地种植着禹柏。

这首诗词以咏史的方式表达了对衡山禹柏的赞美和敬意。禹柏作为衡山的象征,被描绘得高大、古老而神秘。它经历了风霜的洗礼,依然坚韧不屈,象征了生命的顽强和不断奋发向上的精神。诗人将禹柏与衡山的灵气联系起来,认为它们共同延续着造化和消息。禹柏的生长过程被赋予了象征意义,传递了持久不变、生生不息的精神价值观。诗人还通过提及衡山的历史和禹王的足迹,强调了禹柏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价值。最后,诗人以虔诚和敬意致敬禹王,表达了对古代水利工程的怀念和对农夫辛勤劳作的赞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禹柏和衡山的形象,抒发了对自然、历史和人文的敬畏之情。同时,它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对古代文化和传统价值的追溯和赞美。整首诗词既有对自然界的赞美,也有对历史人物和传统文化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禹柏的深入观察和思考,以及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传统的推崇。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木主来西土,檀车济孟津。只应千万世,瞻仰首阳人。

青山如壁地如盘,千里耕桑一望宽。虞帝肇州疆域广,汉家封国册书完。因循天宝兴戎易,痛惜雍熙出将难。今日圣朝恢远略,偃兵为义一隅安。

山半古招提,空林雪月迷。乱流分石上,斜汉在松西。云集寒庵宿,猿先晓磬啼。此心如了了,即此是曹溪。

相过每饮必论诗,湿吻沫濡真自痴。名且不为身后计,意宁能问俗间疑。世皆竞取君公谓,我独何妨尔汝为。日暮剧谈殊未了,临分更为月迟迟。

不令老眼看鞓红,岂是青春不负公。尚有扬州风物在,亦防此段并成空。

海梅半白柳微黄,冻水初融日欲长。度腊都无苦霜霰,迎春先有好风光。郡中起晚听衙鼓,城上行慵倚女墙。公事渐闲身且健,使君殊未厌馀杭。

去圣未云远,故在黄卷中。孰能领其要,直用一理通。森罗废兴事,莹若磨青铜。使我见万古,敬谢典午公。

萼绿华家萼绿春。山瓶何处下青云。浓香气味已醺人。竹叶传杯惊老眼,松醪题赋倒纶巾。须防银字暖朱唇。

一星就起海隅傍,县弩前驱过射阳。行见斯民无重困,坐令吾道有余光。簿书不碍诗人笔,猿鸟常窥使者章。谈笑自然群吏肃,何须酒後次公狂。

二职亚陶公,归程与梦同。柳垂平泽雨,鱼跃大河风。混迹威长在,孤清志自雄。应嗤向隅者,空寄路尘中。

剧韵新篇至,因难始见能。雨天龙变化,晴日凤鶱腾。游海惊何极,闻韶素不曾。惬心时拊髀,击节日麾肱。符彩添隃墨,波澜起剡藤。拣金光熠熠,累璧势层层。珠媚多藏贾,花撩欲定僧。封来真宝物,寄与愧交朋。已老无时疾,长贫望岁登。雀罗秋寂寂,虫翅晓薨薨。羸骥方辞绊,虚舟

萍踪人泛清苕去,水宿风餐几度经。结网灯沈渔浦雾,待艐船泊酒家亭。树头号栖鹭疑残雪,草上流萤似乱星。夜后梦回寒月上,棹歌声里弁山青。

风流文采旧家声,玉尘高谈四座倾。他日亲知问官况,三年民戴尉曹清。

云卷清秋画角悲,梧桐满地月明时。斜穿翠叶通银井,化作金波落砚池。青女喜惊乌鹊梦,素娥偏惜凤皇枝。故人有约来何暮,独立云阶影渐移。

平生仰东坡,苏程契尤熟。两家流庆深,云外世高躅。於今凤池贵,方判卞氏玉。何止试典刑,一想岷峨绿。

驻马赤栏桥,余寒著柳条。舟车富阳路,风雨浙江潮。惜别津亭暮,思归故国遥。临行莫惆怅,回日定花朝。

无子虽可悲,有子未为喜。断以释子言,莫非假合耳。杜陵咏为麟,瑞物能有几。昌黎谓之枭,恶德乃类是。无之恐无后,有之亦为累。苟非弗克肖,曷若听其逝。颜路之亡回,宣尼之丧鲤。此皆长而贤,痛甚于幼死。夷甫虽尝云,情钟在我辈。过哀亦奚为,巡有复生理。子夏空失明,季札

镂玉香苞酥点萼。正万木、园林萧索。惟有一枝雪里开,江南有信凭谁托。前年记赏登高阁。叹年来、旧欢如昨。听取乐天一句云,花开处、且须行乐。

□种岗头新宰树,追严案上旧楞伽。埋词更不烦谀墓,反哺何曾似自家。此女安知非妙善,夫人亦恐是摩耶。遥知兜率迎归去,天乐泠泠夹路花。

凉风吹玉露,河汉有幽期。星彩光仍隐,云容掩复离。良宵惊曙早,闰岁怨秋迟。何事金闺子,空传得网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