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梅

山中岁晚甘恬澹,花史时时闻校勘。
天街未首薇药贵,尘世颇嫌桃李滥。
南枝相见眼独明,东风久要交非暂。
长意孤山访突兀,径度平湖浮碧绀。
暗香疏影夜濛濛,半树横枝春淡淡。
琥珀浓倾酒拍船,珠玑乱唾诗成担。
画角吹寒凄别语,青衣天晚生孤憾。

作品评述

《探梅》是宋代黎廷瑞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山中岁晚甘恬澹,
花史时时闻校勘。
天街未首薇药贵,
尘世颇嫌桃李滥。

这首诗词以山中的岁月晚年为背景,描绘了一种宁静、恬淡的氛围。诗人提到花的历史时常要被纠正和修正,暗示了对于文学艺术的追求和修正。他认为在尘世间,人们对于一些珍贵的事物并不珍惜,对于普通的桃李却过于滥觞,表达了对于社会风尚的不满。

南枝相见眼独明,
东风久要交非暂。
长意孤山访突兀,
径度平湖浮碧绀。

诗人在这里写到自己独自一人在南方的山林中,看到的梅花与众不同,眼光独到。诗人渴望东风早日到来,希望与东风相交,探寻更广阔的世界。他内心深处有一种对于追求突兀的孤山的渴望,同时也期待着在平湖上看到那浮现出碧蓝色的世界。

暗香疏影夜濛濛,
半树横枝春淡淡。
琥珀浓倾酒拍船,
珠玑乱唾诗成担。

夜晚,诗人感受到了梅花的暗香和稀疏的影子,弥漫在迷蒙的夜色中。梅树的枝条只伸出了一半,春天的氛围淡淡地弥漫其中。诗人用琥珀浓酒倾斟,为了激发灵感,他用手拍击船板,将脑海中的诗句喷薄而出,如同珠玑乱溅。

画角吹寒凄别语,
青衣天晚生孤憾。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远离的别离之情。在寒冷的风中,画角吹响,发出凄凉的声音,诗人用别离的语言表达了内心的伤感。青衣的人在天色渐晚时出现,给诗人带来了孤独和遗憾的感觉。

这首诗词通过对山中岁晚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的厌倦和对高尚事物的追求。诗中展现了诗人眼中独特的梅花景象,以及对于自然和艺术的热爱。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于别离和孤独的感受,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描绘中,赋予了诗词更加深刻的意境和情感。

诗词推荐

芙蓉双阙散晨褷,遥忆仙郎寓直归。风度莺声过御苑,青分柳色上朝衣。开帘清署文流集,点笔闲窗春鸟啼。为念故人频问讯,析津南望有鸿飞。

惠山寺里北人过,古柏茎茎伐尽柯。三世佛身犹破相,一泓泉水亦生波。山林虽乐无非乐,尘世多魔未是魔。举似于人何以故,坐檐閒看雨滂沱。

古杉翠桱几千章,势压穹岩九暑凉。匠石它年选隆栋,万牛回首立明堂。

泮水题名记,灵光独此翁。褎衣雋曼倩,折角郭林宗。湖海襟期别,风涛患难同。斯人宁复得,些罢涕无从。

公卧百尺楼,余子可下瞰。我每奉谈麈,汲古得探探。身外皆为余,此道要无憾。从渠梅雨天,阴晴递明暗。

渺渺烟霄风露冷,夜未艾、凉蟾似水。海山外、五云散彩,三峰凝翠。一鹤横空何缥渺,见殿阁、笙歌拥罗绮。笑劳生,空如尺晏鸟,恋槿花篱。于中青鸾唱美。丹鹤舞奇。有粉娥琼女,齐捧芳卮。天真皇人陈玳席,宴太姥、思之暗生悲。念如今,红尘满面,温洒晚风泪。

明窗松石供琴荐,小鼎山泉煮药苗。乞得奉祠还自愧,犹将名姓到中朝。

壮士从军不废诗,何妨笳鼓间箫篪。秋城夜观无公事,月肋天心有咏思。岁稔公私方暇乐,时平福履正来绥。金陵风月三千首,共看君侯羽扇麾。

红紫事鼎盛,嫣然媚日风。香气袅不断,郁若篝衣烘。请勿别高下,一种春阳回。

门第应疑堪不庭,翩随府檄下山城。江梅作意先秋拆,槛菊多情擅晚荣。饮处凝香严画戟,客间张丈间殷兄。主宾缥缈蜚埃外,信有人间小玉京。

名祠相接启殊庭,巧对南屏万叠青。深院冷侵云砌竹,虚舟閒载锦池萍。廊头道士书符简,门外游人挈酒瓶。分坐夕阳斜背水,鼓箫于此最宜听。

能编似云薄,横绝清川口。缺处欲随波,波中先置笱。投身入笼槛,自古难飞走。尽日水滨吟,殷勤谢渔叟。

羁游年复长,去日值秋残。草出函关白,云藏野渡寒。鸿多霜雪重,山广道途难。心事何人识,斗牛应数看。

上如跻云下临渊,乱石当道如防贤。遥看一鸟转绝壑,鸟已烟沉吾木末。晚风吹雪作云飞,山中更添一尺泥。岁华如此犹浪走,梅花思人越消瘦。

离离芳草满吴宫,绿到台城旧苑东。一夜空江烟水冷,石头明月雁声中。

万枝寂寞待春风,风雨过多春已空。未晓啼莺相唤语,海棠飞尽一庭红。

落叶栖鸦掩庙扉,菟丝金缕旧罗衣。渡头明月好携手,独自待郎郎不归。

清阴满我庭,苍苍六槐老。野性苦避人,青苔不须扫。

南楼夜已寂,暗鸟动林间。不见城郭事,沉沉唯四山。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疆。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还顾邈冥冥,肝脾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