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张元干的《次韵奉送李季言四首(其三)》
拼音和注音
jǐ nián tuō jì guān miǎn kū , yī wèi tōu shēng bīng huǒ zhō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冠冕:(名)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也用作官吏的代称。②(形)体面;堂皇:尽说些~的话管什么用?
几年:暂无解释!我要编辑词条。
一味:(副)单纯地:不能~迁就孩子。
偷生:(动)苟且求生:~苟活|苟且~。
兵火:兵火bīnghuǒ∶战争其时日夜兵火交迫。——《广州军务记》∶指战争所造成的火灾我想,这些译稿,也许去年已被兵火烧掉了。——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
张元干
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在临漳县)已能写诗,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人称之“敏悟”。
原诗
几年脱迹冠冕窟,一味偷生兵火中。
不见君家好兄弟,何人怜我最奇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