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何绍基的《解嘲》
拼音和注音
cāng hǎi máng máng lì mǐ shēn , mó yí hé chù wèn qián yī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何处:哪里,什么地方。
茫茫:(形)无边无际,让人看不清:人海~。
沧海: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
前因:前因qiányīn在一个事变或事件之前发生的或起过影响作用的事情、条件、形势或环境战争的前因和后果
何绍基
何绍基(1799-1873),晚清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子贞,号东洲,别号东洲居士,晚号蝯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道光十六年进士。咸丰初简四川学政,曾典福建等乡试。历主山东泺源、长沙城南书院。通经史,精小学金石碑版。据《大戴记》考证《礼经》。书法初学颜真卿,又融汉魏而自成一家,尤长草书。有《惜道味斋经说》、《东洲草堂诗·文钞》、《说文段注驳正》等著。
原诗
沧海茫茫粒米身,摩夷何处问前因。
梦从醒后方知幻,花到开时不算春。
看破浮云怜世味,生来瘦骨见天真。
漫随摇曳东风里,一任垂杨冷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