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雪窦杖锡七首

石路崔嵬云上头,北云南雪此鸿沟。
谁人题作踟蹰岭,不到山心不当游。

作品评述

《游雪窦杖锡七首·踟蹰岭》是宋代诗人陈著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石路崔嵬云上头,
北云南雪此鸿沟。
谁人题作踟蹰岭,
不到山心不当游。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雄伟壮丽的山水景色。首句以石路高耸崔嵬,云彩飘浮在头顶上,给人以宏伟的气势感。接着,描绘了北方云彩和南方的雪景相连成一道深深的鸿沟,形成了壮丽的景观。

第三句是关键句,直接提到了“踟蹰岭”。这里的“踟蹰”意味着犹豫、徘徊,岭即山脉。诗人以岭作为诗题,表达了他对于这座山的特殊情感和思考。

最后一句“不到山心不当游”表达了诗人的决心和渴望。诗人认为,只有真正到达山的心灵深处,才能真正欣赏到山的美妙之处,才能真正体验到游山的乐趣。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对于人生的思考,意味着只有真正经历和探索,才能领略到生命的真谛和价值。

这首诗词通过山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同时,通过“踟蹰岭”的题材,传达了诗人对于探索和冒险精神的推崇。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入的思考,给人以启迪和思索的空间。

诗词推荐

结交早日类知名,岂但当年王与曾。野鹜家鸡随所嗜,玉环飞燕讵宜憎。筌蹄久矣成深悟,驽马犹当勉未能。好取他山细摹刻,客来传写怕相仍。

此行许老亦津津,连夜催将雪树春。溪隔更无尘土事,山矜便识谪仙人。云依栏过香仍湿,墨带冰磨句转新。丘壑自容吾入社,不论五马两朱轮。

五凤齐飞入翰林。

对宿烟收,春禽静,飞雨时鸣高屋。墙头青玉旆,洗铅霜都尽,嫩梢相触。润逼琴丝,寒侵枕障,虫网吹黏帘竹。邮亭无人处,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奈愁极频惊,梦轻难记,自怜幽独。行人归意速,最先念、流潦妨车毂。无奈向、兰成憔悴,乐广清羸,等闲时、易伤心目。未怪平阳客,

蜂齧红蕊烂,虫啼碧丛短。秋风略地起,惟有苍苔管。

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忆昨赐沾门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宫。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

蛩吟砌下岂知时,我亦无眠有所思。夜永只怜灯作伴,秋凉最许簟先知。十年扰扰梦中事,一笑悠悠世上儿。数尽更筹窗送曙,起来赢得鬓成丝。

窗曙书灯暗,閒居免报衙。争鸣百舌鸟,各占一枝花。寝内儿犹睡,厨中物未赊。露寒衫袖湿,倚遍石栏斜。

轻烟护日晓霞明,身在毫光岭上行。虎过新蹄看未了,犬逢旧客喜相迎。摘来山栗连蓬买,采得溪芹带叶羹。一字推敲犹未稳,奚奴知我有诗成。

草草蛩吟噎。暗柳萤飞灭。空庭雨过,西风紧,飘黄叶。卷书帷寂静,对此伤离别。重感叹、中秋数日又圆月。沙觜樯竿上,淮水阔。有飞凫客,词珠玉,气冰雪。且莫教皓月,照影惊华发。问几时、清尊夜景共佳节。

黑头居士元方弟,不肯作公称法嗣。外人怪笑那得知,他日灵山亲授记。学诗初学杜少陵,学书不学王右军。黄尘扶杖笑邻女,白衫骑驴惊市人。静中作业此何因,醉里逃禅郤甚真。顾我无钱呼毕曜,有人载酒寻子云。君家鲁直不解事,爱作文章可人意。一人可以穷一家,怪君又以才为累。

凄凄百卉病,亭亭双松迥。直上古寺深,横拂秋殿冷。轻响入龟目,片阴栖鹤顶。山中多好树,可怜无比并。

八十老翁头似雪,柯桥送汝泪频挥。残年岂料犹强健,却向柯桥接汝归。

沙塞三河道,金闺二月春。碧烟杨柳色,红粉绮罗人。露叶怜啼脸,风花思舞巾。攀持君不见,为听曲中新。

传家素业祗图书,永日沉涵乐有余。方信此心无所著,山林钟鼎一蘧庐。

人没琴亡竹坞东,到来不与旧时同。白云秋石荒凉尽,空对寒山落木中。

微雨後。染得杏腮红透。春色好时人却瘦。镜寒妆不就。柳外一莺啼昼。约略情怀中酒。困起半弯眉袖。髻松簪玉溜。

戚戚怀不乐。无以释劳勤。兄弟游戏场。命驾迎众宾。二部分曹伍。群鸡焕以陈。双距解长绁。飞踊超敌伦。芥羽张金距。连战何缤纷。从朝至日夕。胜负尚未分。专场驱众敌。刚捷逸等羣。四坐同休赞。宾主怀悦欣。博奕非不乐。此戏世所珍。

天材权奇,以龙为友。玄黄虺隤,以脚支柱。与物殊绝,笔墨易取。至於庸庸,殆难为工。然後知何时有古人之风。观其雄雌,矜顾不进。庸中俊佼,驽中骏馹邪。

不见严夫子,寂寞富春山。空留千丈危石,高出暮云端。想象羊裘披了,一笑两忘身世,来插钓鱼竿。肯似林间翮,飞倦始知还。中兴主,功业就,鬓毛斑。驱驰一世人物,相与济时艰。独委狂奴心事,未羡痴儿鼎足,放去任疏顽。爽气动星斗,终古照林峦。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