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子中待制

两翁留滞各皤然,人笑迂疏老更坚。
共把鹅儿?一作鸱夷?一樽酒,相逢卵色五湖天。
江边遗爱啼斑白,海上先声入管弦。
早晚渊明赋归去,浩歌长笑老斜川。

作品评述

《和林子中待制》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两位老人留守在林中,他们各自皱纹显露,人们嘲笑他们愚蠢老迈而更加固执。他们共同举起鹅的酒杯,或者说是鸱夷(鸱夷为一种鸟名),相逢时却像卵子一样白色,如同五湖天空的颜色。他们在江边怀念过去的爱情,啼叫声夹杂着斑白的头发。在海上,他们的声音早已先于管弦乐器传播。不论是早晨还是傍晚,渊明(指自己)都要重新归去,高歌长笑老去的斜川。

诗意:
《和林子中待制》描绘了两位老人的情景。他们被嘲笑为迂腐和老态龙钟,但他们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生活方式。他们在林中相聚,共同举杯畅饮,彼此间的相见犹如白色的蛋,象征着他们纯洁的友谊和共同的经历。诗中也提到了江边的回忆和海上的声音,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归去的期待。最后,诗人以自己的自号“渊明”表示,无论是早晨还是傍晚,他都要重新回归,满怀豪情地面对老去。

赏析:
《和林子中待制》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两位老人的形象和他们的情感世界。诗人通过对老人们的坚持和豪情的描绘,表达了对晚年生活的理解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尽管他们被嘲笑和忽视,但他们仍然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坚守内心的信仰,并用酒杯和友谊来庆祝他们的生活。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如鸱夷、卵色、江边等,给人以生动的视觉感受。最后两句“早晚渊明赋归去,浩歌长笑老斜川”,以自号渊明的诗人自居,表达了对自身人生归宿的思考和对老去的豁达态度。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通过独特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生晚年的坚守、豪情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年轻时光的怀念和对光阴流逝的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短的篇幅传递了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展现了苏轼的才华和对人生的思考。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梦协幽兰故可夸,来从君子更宜家。疏恩自合开新邑,比备还应副六珈。解使威仪同诂训,聊随轻薄事铅华。自从瑶瑟初扃后,槛外春风懒放花。

昨宵魂梦到仙津,得见蓬山不死人。云叶许裁成野服,玉浆教吃润愁身。红楼近月宜寒水,绿杏摇风占古春。次第引看行未遍,浮光牵入世间尘。

濯水经何日,随风故有人。绿衣犹偪画,丹顶尚迷真。暗淡云沈古,青苍藓剥新。映襟知惹泪,侵鞯想萦尘。掣曳无由睹,流传久自珍。武威应认得,牵挽几当春。

风林委黄叶,寒乌噪枯枝。四山失其蔽,惨淡无奇姿。是时岁云暮,节物良可悲。边马嘶北风,塞垣草亦衰。传闻西南戍,未敢休王师。不辞征行苦,颇念馈饷迟。遥怜持戟士,半是五陵儿。不知家存亡,辛苦临边陲。日暮裘褐单,谁当寄征衣。

九二玄阴凛凛。白雪遍铺缘甚。还许润灵根,接引黄芽悉审。如恁。如恁。北海神龟畅饮。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逼脸横颐咽复匀,也曾谗毁也伤神。自从鲁国潸然后,不是奸人即妇人。

上袭篡攘三世业,下承丕祚本无功。平吴获竟男戎虑,不悟荒淫有女戎。

名岳奠方,帝备克举。吉日惟良,九实咸旅。温玉镂文,纁裳正宁。礼备乐成,笃神之祜。

船头饱钣看扬舲,忽作翻浆不反瓶。万死一生真是幸,九江三峡未尝经。尚收弃物乾坤大,薄恃阴功祖考灵。忧患偶来须理遣,可能为汝更星星。

湘南楼上好凭栏。西风吹鼻酸。宦游何处不惊湍。白鸥盟已寒。空饮恨,废追欢。沈郎衣带宽。故人休放酒杯干。而今行路难。

城南亭榭销闲坊,孤鹤归飞只自伤。尘渍苔侵数行墨,尔来谁为拂颓墙?

不识康庐真刺史,可怜德佑假平章。木绵老鬼死遗臭,万古秋崖姓字香。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羽林出戍死忘家,坐作行趋听虎牙。碧月初生弓入抱,青蛇不动剑藏花。风吹细柳旗阴转,日过寒豀陈脚斜。回笑书生头白早,空将笔砚战年华。

我到彭州酒一觞,遗儒相与话凄凉。渡江九庙归尘土,出塞三宫坐雪霜。岐路茫茫空望眼,兴亡滚滚入愁肠。此行历尽艰难处,明日繁华是锦乡。

如椽老笔健文章,枉对槐间雁鹜行。只共低头了官事,忽惊举手劝离觞。百年可落尘埃梦,一瓣曾薰知见香。珍重平生安东法,穷通何地不徜徉。

福威看九落,笔削在麟经。中道亡三鉴,危时忆九龄。网罗无处避,鼙鼓不堪听。身远辽阳渡,心怀岗首亭。脱巾头半白,倾盖眼谁青。断雁西风急,潸然涕泗零。

荒村有客抱蠹鱼,万一谈经引到渠。终胜秋燐无姓氏,沙涡门外五尚书。

倚桥临水似催诗,戏伴鹅黄上柳丝。万里西湖惊断梦,二年东阁忆幽期。插瓶直欲连全树,簪帽凭谁拣好枝?一味凄凉君勿叹,平生初不愿春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