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歌

我初入蜀鬓未霜,南充樊亭看海棠;当时已谓目未睹,岂知更有碧鸡坊。
碧鸡海棠天下绝,枝枝似染猩猩血;蜀姬艳妆肯让人,花前顿觉无颜色。
扁舟东下八千里,桃李真成仆奴尔。
若使海棠根可移,扬州芍药应羞死。
风雨春残杜鹃哭,夜夜寒衾梦还蜀。
何从乞得不死方,更看千年未为足。

作品评述

《海棠歌》是宋代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他初次见到蜀地的海棠花所产生的强烈震撼和对美的追求。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初入蜀鬓未霜,
南充樊亭看海棠;
当时已谓目未睹,
岂知更有碧鸡坊。

碧鸡海棠天下绝,
枝枝似染猩猩血;
蜀姬艳妆肯让人,
花前顿觉无颜色。

扁舟东下八千里,
桃李真成仆奴尔。
若使海棠根可移,
扬州芍药应羞死。

风雨春残杜鹃哭,
夜夜寒衾梦还蜀。
何从乞得不死方,
更看千年未为足。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陆游初次见到蜀地的海棠花时的震撼和对美的追求。诗人在南充樊亭初次欣赏到海棠花,当时他以为自己已经见过了最美的花朵,但没想到还有更美的碧鸡坊海棠。碧鸡海棠是天下最绝美的花,枝枝上的花瓣鲜红如猩猩的血色,远胜于其他花卉。蜀姬是指蜀地的女子,她们美丽的妆容使得海棠花在她们面前失色。

诗词的后半部分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他离开蜀地,乘船东下八千里,到达扬州,看到那里的桃李花开得像仆人一样俯首。诗人想象如果海棠花的根能够移植到扬州,那里的芍药花应该会羞愧而死。接下来的几句描写了春天残破的景象,杜鹃的哭声和寒冷的夜晚,诗人在寒冷的被褥中梦回蜀地。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永生的渴望,即使看了千年也不足够,还想再看一眼。

赏析:
《海棠歌》以诗人对蜀地海棠花的赞美和思乡之情为主题,通过描写美丽的海棠花和对美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美的执着追求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海棠花被描绘得极其美丽,碧鸡坊海棠更是天下绝色,使得其他花朵在其面前黯然失色。这种形象的描绘突出了蜀地海棠的独特之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完美的追逐。

诗人的思乡之情也贯穿全诗。离开蜀地后,他在扬州看到的桃李花虽然美丽,但却失去了昔日的辉煌,使他更加怀念蜀地的海棠花。他希望海棠能够移植到扬州,以至于扬州的芍药花也会因为相形见绌而感到羞愧。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美的追求,同时也诉说了他对故土的思念之情。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永生的渴望和对美的无穷追求。即使看了千年,他依然觉得不够,还想再看一眼。这种对美的追求和不满足于现状的态度体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

整首诗词以婉约的笔调展现了诗人对蜀地海棠花的赞美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透露出对美的追求和对永生的渴望。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情感,诗人让读者感受到了他对美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作者介绍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子。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爲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復置前列,爲桧黜落。桧死,二十八年始爲福州宁德主簿(清干隆《宁德县志》卷三)。三十年,力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五)。三十一年,迁大理寺司直(同上书卷一九一)兼宗正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九)。因论龙大渊、曾觌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干道元年(一一六五),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臺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论罢。六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三《入蜀记》)。八年,应王炎辟,爲四川宗抚使干办公事。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范成大帅蜀,爲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一四《范待制诗集序》)。三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监(《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一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十三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五年,召除军器少监。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復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祕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三年,致仕。开禧三年(一二○七),进爵渭南县伯。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陆游是着名爱国诗人,毕生主张抗金,收復失地,着作繁富,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等。《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陆游诗,以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挖改重印本爲底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初印本(简称初印本),宋严州刻残本(简称严州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残本(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刘景寅由《瀛奎律髓》抄出的《别集》(简称别集本)、明弘治刊《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简称涧谷本)及《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后集》(简称须溪本)等,并参校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简称钱校)。底本所附《放翁逸稿》、《逸稿续添》编爲第八十六、八十七卷。辑自《剑南诗稿》之外的诗,经营爲第八十八卷,凡出自《渭南文集》者,以明弘治十五年锡山华珵铜活字印本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诗词推荐

微妙家风,非空非色,卓然无去无来。超今越古,悟者免轮回。拈出长春圣境,琼花绽、铁树崔嵬。谁知觉,了翁夜半,震动九天雷。玄门真洒落,星楼月殿,愚昧难开。寥阳芝草,端的胜寒梅。方寸神机莫测,何消得、飞过蓬莱。玉霄闲客,未肯蹑苍苔。

卓家人富颇轻财,犊鼻堪依不用媒。只似侬家贫亦好,枯桐那得凤凰来。

片石飞来入品题,曲栏池上尔偏宜。老怀易得生欢喜,冷面相看又赋诗。

买屋相依老翰林,满腔新意见新吟。浮云仕宦四方志,明月家山千里心。邻谊可曾分楚越,诗盟那有远何阴。老夫亦忝桐乡籍,贺厦行须曳足音。

万杉离立翠云幢,嫋嫋稀闻晚吹香。山下行人尘扑面,谁知世界有清凉?

食砚固可爱,砚枯还有云。先生信难说,吾事亦徒勤。岁久当消髀,研穷且断筋。不如因坠地,瘗得退之文。

野水通池石叠台,五营无事隐雄才。松斋下马书千卷,兰舫逢人酒一杯。寒树雪晴红艳吐,远山云晓翠光来。定知别后无多日,海柳江花次第开。

莽莽郊原带古丘,渐渐陇麦散羊牛。杏花杨柳春浓处,一片青帘慰客愁。

地迥七杉成斗野,雨馀双练泻晴川。

一百五十节欲近,二十四番风老时。莫因旧雨与新雨,闲却十枝并五枝。

树上有禽啼似春,声高声下亦何心。幽人拄杖移时立,句句诗中是苦吟。

昨日诏下去罪人,今日诏下得贤臣。进退者谁非我事,世间宠辱常纷纷。我心与世两相忘,时事虽闻如不闻。但喜今年饱饭吃,洛阳禾稼如秋云。更倾一尊歌一曲,不独忘世兼忘身。

春衫袖窄。烛底横波溢。困倚屏风无气力。故故停歌驻拍。夜深满劝金杯。曲中偷送情来。归去十分准拟,今宵梦里阳台。

征衣薄薄不禁风。长日雨丝中。又是一年春事,花信到梧桐。云漠漠,水溶溶。去匆匆。客怀今夜,家在江西,身在江东。

香火多相对,荤腥久不尝。黄耆数匙粥,赤箭一瓯汤。厚俸将何用,闲居不可忘。明年官满后,拟买雪堆庄。主

重重翠幛耸云端,玉殿金楼缥缈间。圣境不容凡俗到,故将飞瀑隔尘寰。

茸茸狸帽遮梅额。金蝉罗翦胡衫窄。乘肩争看小腰身,倦态强随闲鼓笛。问称家住城东陌。欲买千金应不惜。归来困顿殢春眠,犹梦婆娑斜趁拍。

段桥牵纸鹞,儿戏亦关心。风快应难挽,云高径欲侵。人夸无限力,身直不多金。说与须知道,明朝不似今。

淮海同三入,枢衡过六年。庙斋兢永夕,书府会群仙。粉壁连霜曙,冰池对月圆。岁时忧里换,钟漏静中传。蓬发颜空老,松心契独全。赠言因傅说,垂训在三篇。

归计信悠悠。归去谁留。梦随江水绕沙洲。沙上孤鸿犹笑我,萍梗飘流。与世且沈浮。要便归休。一杯消尽一生愁。傥有人来闲论事,我会摇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