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姚燮的《时有禾中之行四叠前韵留别》
拼音和注音
chá nán shí mǔ láng gān zhú , shuí yǔ yí chuán tīng yuè tó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琅玕:(书)(名)像珠子的美石。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原诗
未许閒居效蛰虫,石华袖短舞难工。
天将岁月驱寒饿,人各关河听雨风。
剩有南湖诗卷在,却愁北海酒尊空。
垞南十亩琅玕竹,谁与移船听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