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董元恺的《西施.游西施山》
拼音和注音
jìng hú chūn shuǐ yǐng róng ró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镜湖:古代长江以南的大型农田水利工程之一。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北麓。东汉永和五年公元年在会稽太守马臻主持下修建。以水平如镜﹐故名。
春水:1.春天的河水。《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黄武元年,迁左将军”裴松之注引晋张勃《吴录》:“及春水生,潘璋等作水城於上流。”唐杜甫《遣意》诗之一:“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元杨维桢《雨后云林图》诗:“浮云载山山欲行,桥头雨餘春水生。”2.喻女子明亮的眼睛。唐崔珏《有赠》诗:“两脸夭桃从镜发,一眸春水照人寒。”3.指帝王春季游猎。《金史·舆服志下》:“其从春水之服则多鶻捕鹅,杂花卉之饰。”《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十四年》:“朕今岁春水所过州县,其小官多干事,盖朕尝有赏擢,故皆勉力。”
溶溶:(书)(形)形容水面宽广:江水~|月色~。
水影:光线经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显着折射时,把远处景物显示在地面的幻景。远观如水,视地见景,故称。水中倒影。
董元恺
不详
原诗
镜湖春水影溶溶。一棹小桥通。
稽山回映处,石径碧玲珑。
为想苎萝村畔,才离却,恰向土城中。
浣纱当日原无伴,偏邀郑旦相同。
还堪笑、去笄填土孰为容。
刚得教成歌舞如花艳,送入馆娃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