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方丞

夜投官舍鼓逢逢,雨急风喧梦作江。
怪得萧然世俗虑,主人高致在轩窗。

作品评述

《和方丞》是一首宋代的诗词,由陈宓创作。这首诗以夜晚投宿在官舍中的经历为背景,通过描写鼓声、雨声和风声,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夜晚投宿官舍中,
鼓声阵阵,犹如敲响心弦。
急雨风声吵醒了梦,
宛如江水奔涌,翻滚汹涌。

奇怪的是,我感到萧然,
世俗的忧虑不再烦扰。
在这高高的轩窗之下,
主人高雅,心境宁静。

这首诗词通过对夜晚官舍的描绘,将官舍内外的声音与作者的内心情感相结合。鼓声透露出一种节奏感和振奋人心的力量,雨声和风声则给人一种烦躁和不安的感觉。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世俗的忧虑都消散了,内心变得平静而宁静。这种对繁琐世俗的超脱,与主人高雅的心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以简洁而精炼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官舍中的夜晚经历,通过声音的描写和对作者内心变化的暗示,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和对高雅人生的追求。这首诗词给人以深思,引发人们对于生活中喧嚣与宁静的思考。

作者介绍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復,学者称復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榦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歷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干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不见陵阳喻化成,令人西望愈伤神。近闻养素多栽药,耕破青山十里春。

东篱满把菊,柯山一句诗。四时皆有节,九日独如斯。潘子夙所尚,陶翁何敢师。是故逢此日,爱慕仍凄悲。所愿学渊明,归去了不疑。松菊傥犹存,田园随事为。亦愿如邠老,白首邱壑期。人穷与诗长,得失其在兹。

一从艺祖握乾符,元气都凭直气扶。若欲皇家宗社永,胡家直掘民容无。

礼有三祀,备物视帝。神临消摇,畴敢跛倚。重觞载申,百味也旨。神兮乐康,答我以祉。

闻说仙家事杳微,世传宜伪岂能知。遥思海上三山乐,宁记人间五日时。

日月往来谷,乾坤生杀机。江春蛟妾舞,塞暖雁奴归。逆旅诗添债,愁城酒破围。如何秦相国,昨夜{左火右鸟}韩非。

西湖辟暑棹扁舟。忘机狎白鸥。荷香十里供瀛洲。山光翠欲流。歌浩浩,思悠悠。诗成兴未休。清风明月解相留。琴声万籁幽。

压角旧仪烦阁老,濡毫逋责费公移。

讼牒兮纠纷,榜檛兮未全闲。色不形兮意孚,每厚颜於曩贤。揖父兄兮使前,尚笑语之怡然。道菽粟兮卒岁,审里闾之相安。食三鬴兮绔襦,悼单枵於昔年。我酒旨而希可茹兮,属餍兮共此柈觞。一行而三谢兮,起且坐而諠繁。归目送而扶路兮,予亦倦踞而假僧毡。

图书应明主,策府宴嘉宾。台曜临东壁,乾光自北辰。网罗穷象系,述作究天人。圣酒千钟洽,仙厨百味陈。成山徒可仰,涉海讵知津。幸逢文教盛,还睹颂声新。

雨过山添色,推窗翠扑衣。袂随新水长,蝶趁落花飞。江近檐头挂,春从客里归。沙干聊可步,倚杖绿阴肥。

南随越鸟北燕鸿,松月三年别远公。无限心中不平事,一宵清话又成空。

辘轳绠断玉瓶沉,双鲤无书碧海深。别梦吹残吴苑笛,愁肠敲断汉宫砧。病来眉淡波斯黛,老去屏闲孔雀金。不及浮云能自在,朝飞暮散却无心。

濂洛遗音喜复鸣,未由会面只心倾。平生格物工夫到,好恶真如月样明。

触事如棋一一低,昏然一睡更何知。贾生流落南迁后,陶令衰迟归去时。去住由人真水母,箪瓢粗足亦山雌。年来未省谈尧舜,一吷粗疏岂足吹。

风叶相仍下,家童未埽除。绵联封蛰户,残缺带虫书。

词伯今犹从事衫,追风才轶谢羸骖。浪传齐己声江左,不见弥明隐岳南。骚读正堪供痛饮,箎音那许接高谈。君家况有輶轩法,乞与新编得细参。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笑傲不禁秋兴长,登临谁复问滕王。江湖周折地襟带,云霞粲烂天文章。人如野鹤何飘逸,目送飞鸿去渺茫。安得雪醅三百斗,发君豪气对吾狂。

发已成丝齿半摇,灯残香烬夜迢迢。天河不洗胸中恨,却赖檐头雨滴消。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