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给事守鄂渚元宵代江夏宰吴熙仲献灯

一晴收尽四山云,天与黄堂作好春。
西楚东吴献风月,南楼北榭拥星辰。
扶持入郭观灯叟,歌舞拦街醉酒人。
此是太平真气象,今年第一个良辰。

作品评述

诗词:《汪给事守鄂渚元宵代江夏宰吴熙仲献灯》

《汪给事守鄂渚元宵代江夏宰吴熙仲献灯》是宋代诗人戴复古创作的一首诗。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晴天收敛了四周的云彩,
春天将天空与黄堂连成一片。
西楚与东吴一同献上了美好的风景和月光,
南楼与北榭都熠熠生辉,繁星点缀其中。
古稀之年的老人们扶持着进入城郭观看灯火,
歌舞和醉酒的人们阻塞了街道。
这是太平盛世的真实景象,
今年的第一个良辰到来了。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元宵节夜晚的热闹景象以及人们欢聚一堂的场景。诗人通过描绘天空明朗、春意盎然的氛围,表现了春天的美好和希望。诗中提到的西楚、东吴、南楼、北榭等地名,意味着各地都在庆祝元宵节,人们相聚一堂,共同享受节日的氛围。老人们观灯、歌舞和热闹的街道场景,展示了社会的和谐与繁荣。整首诗以欢庆和吉祥为主题,表达了对太平盛世和美好时光的祝愿。

赏析:
《汪给事守鄂渚元宵代江夏宰吴熙仲献灯》以饱满的热情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元宵节的喜庆景象。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通过对天空、建筑和人物的描绘,展示了元宵节夜晚的热闹景象和人们的欢乐氛围。诗人通过对不同地名的提及,将各地的元宵节庆祝活动融为一体,表达了全国人民共同庆贺节日的氛围和欢乐。

诗中描绘的老人观灯和人们热闹的场景,展示了社会的安定与繁荣。通过这些细节,诗人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对美好时光的祝愿。整首诗以欢庆、热闹和吉祥为主题,给人以欢乐、温馨的感受,传递了作者对节日和美好生活的热爱与祝福。

这首诗以其形象生动的描写和欢快的气氛,展现了元宵节的热闹场景,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它不仅记录了宋代人们对节日的热爱和追求,也传递了对太平盛世和美好时光的期许和祝愿。

诗词推荐

林下有高兴,眼前无此流。并溪村迳入,背佛野亭投。绿竹依人好,红蕖取意秋。病多宽酒债,别近耿离忧。

度腊不成雪,迎年遽得春。冰开还旧渌,鱼喜跃修鳞。柳及年年发,愁随日日新。老怀吾自异,不是故违人。

曾孙袭庆,柔祗育德。正位居见,其备不忒。教被宫台,化行邦国。祝史正辞,垂裕无极。

门外黄尘点*人。山童不敢启云扃。石坛清坐神游北,径及无何接玉京。香霭霭,气盈盈。蟠蛟飞凤会云朋。自倾碧酒重玄饮,醉里乘风下太

杏花飞帘散馀春,明月入户寻幽人。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苹。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山城薄酒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洞箫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明朝卷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

吾家此弟有何知,多愧君开道业基。不觉裹头成大汉,昨来竹马作童儿。还缘世遇兵戈闹,只恐身修礼乐迟。及见和诗诗自好,eh公不到更何时。

恼人自作乐,休休莫莫莫。相看将白头,止有不如昨。

欲出未出光辣达,千山万山如火发。须臾走向天上来,逐却残星赶却月。

长史体闲任。坦荡无外求。持身非诡遇。应物有虚舟。心从朋好尽。形为欢宴留。欢宴未终毕。零落委山丘。

一别瑶池辄去思,明年农事要先知。天风夜半旛旂动,便欲欺梅更压枝。

夕阳尘土涨郊墟,六六峰头梦觉余。竹色唤人来下马,乱蝉深处有图书。

赤叶冈头送客行,峰回路转石桥横。小春天气晴偏好,禾稼新收麦又耕。

文章平日事,风竹莫年须。衰疾悬知此,霜毛不更除。一丘吾欲往,百亩有如无。魑魅须游子,乾坤著腐儒。扣门闻啄木,唤酒有提壼。门径无行迹,秋来不遣锄。

七十八春华发老,斡旋文鼎力犹堪。品题人物多成传,管领溪山尽属衔。了不安排方是适,本无全缺又何惭。夸传析国睢阳冠,五字新诗落枕函。

柳困花慵风力轻,脱禅衣裌过清明。唤晴唤雨鸠无准,飞去飞来燕有情。

少年时节,见皇州灯火,衣冠朝市。天汉桥边瞻凤辇,帘幕千家垂地。人似神仙,身游佛国,谪堕红尘里。如今憔悴,渐无往岁欢味。此夜帝里喧传,太平祥瑞,有街头人醉。更值端门新又起,楼阙千兵严卫。朝野多欢,边庭初静,歌舞方腾沸。良宵好景,异时多少遗事。

翊戴南阳第一春,驰驱北伐太原津。天开今代风云会,运应中兴岁月新。霖雨正宜苏大旱,清风未可作闲人。一杯安足为公寿,看饮思堂万斛醇。

我至再三惜,恨不长百尺。要夏结清阴,荫我醉眠石。

小江之上千峰立,潮回艇子争来集。飘风忽起白浪高,急雨横吹绿蓑湿。岁丰斗酒才百钱,茆店无人惊醉眠。醒来径入乱云去,异日出看东封年。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