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之汉上

木落千山怨别离,自知难驻马行蹄。
上书季子穷归路,献赋荀卿老向齐。
驿店破旗秋雨细,戍楼残角夕阳低。
袖藏秘策君门远,应望中原泣鼓鼙。

作品评述

《送人之汉上》是宋代诗人周弼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木落千山怨别离,
自知难驻马行蹄。
上书季子穷归路,
献赋荀卿老向齐。
驿店破旗秋雨细,
戍楼残角夕阳低。
袖藏秘策君门远,
应望中原泣鼓鼙。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离别之情和作者对现实困境的思考。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与被送者之间的离别之痛和别离之苦。作者深知人生难以停留,马蹄难以久留,因此感慨万分。诗中提到的季子和荀卿分别是历史上著名的文人,他们的命运使作者感叹自身境遇的艰难。最后几句表达了作者心怀抱负,但面对现实的无奈和困境,他只能默默承受并寄望于中原,悲愤之情难以抑制。

赏析:
《送人之汉上》以离别为主题,运用了秋天的景色作为背景,以表达作者内心的伤感和思考。通过描绘千山木落、驿站破旗、戍楼残角等景象,将离别之情和岁月凋零的寂寥感相结合,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情感。作者以季子和荀卿为对比,显示出自己身处的困境和命运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名士的敬仰之情。最后两句表明作者心怀抱负,但由于现实的局限,只能怀揣着秘策,黯然离去,对中原寄予了厚望。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别离和现实困境的痛苦和无奈,同时也透露出对理想和希望的追求和渴望。

这首诗词以其深邃的情感和意境,生动地描绘了离别之痛和作者内心的挣扎。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历史人物的提及,将离别的悲伤与作者对现实困境的思考相结合,表达了作者对命运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希冀。

作者介绍

周弼(一一九四~?),字伯弜,祖籍汶阳(今山东汶上)。文璞子。与李龏同庚同里。宁宗嘉定间进士(《江湖后集》卷一小传)。十七年(一二二四)即解官(本集卷二《甲申解官归故居有以书相问者》)。以后仍漫游东南各地,是否復官不详。卒于理宗宝祐五年(一二五七)前。生前刊有《端平集》十二卷,已佚。宝祐五年,李龏摘其古律体诗近二百首,编爲《汶阳端平诗隽》四卷。事见本集卷首李龏《汶阳端平诗隽序》。 周弼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爲底本。校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姑恶妇所云,恐是妇偏辞。姑言妇恶未有之,妇言始恶未可知姑不恶,妇不死。与人作妇亦大难,已死人言尚如此!

揣分新辞禄,扶衰又度秋。已将穷博健,更赖学忘忧。船护烟陂鸭,栏归草径牛。作劳何以慰,茅店问新篘。

水落沙滩倍有情,漩来漩去不成行。暗丛飞下小瀑布,栏住溪声独作声。

盘龙恨庾长史,太宰哀李崖州。达人能和大怨,壮士不报细雠。

曾记刘安鸡犬,误随鼎灶登仙。十年尘土_行缠。怪见霞觞频劝。会合元非择地,乖逢宁得非天。妇闻风月正女便娟。亲泼床头醅面。

三圣传心惟主一,六经载道不言真。

金沙泉涌雪涛香,洒作醍醐大地凉。倒侵九天河影白,遥通百谷海声长。僧来汲月归灵石,人到寻源宿上方。欲著茶经校奇品,山瓢留待羽仙尝。

再世忠清德,三朝翊赞勋。功成不归国,就访敢忘君。旧学严诗律,余威靖塞氛。何当继韩奕,故吏总能文。

叠浪一滩翻积雪,连峰千里送青螺。微王建国犹来古,山锁丛祠暝色多。

南浦凄凉老逐臣,东坡还往尽幽人。杯盘惯作陶家客,弦诵常叨孟母邻。尚有升堂他日约,岂知负土一阡新。今年我欲江湖去,暮雨连山宰树春。

三亩荒园草棘荒,可堪终夜北风狂。瑶环瑜珥谁将去,啧啧幽禽啄蕊黄。

裁得尺锦书,欲寄东飞凫。胫短翅亦短,雌雄恋菰蒲。

凌风倒握瘦藤枝,来探坡仟浣墨池。染污一身难洗雪,到家莫使子云知。

人生会有百年极,春事略地三日晴。岂惟坐隔海棠醉,亦未曾逐杨花行。绿树阴阴遽如许,黄鸟飞飞寂无语。先生欲作送春诗,似此一春那用尔。

养生未得仙人术,治病徒寻药裹题。安自从公橘中隐,细论火枣与交梨。

閒。道脉不随多事去,文风似放一分还。纷纷世变忘言外,春在西皋花柳閒。

汲井向新月,分流入众芳。湿花低桂影,翻叶静泉光。露下添馀润,蜂惊引暗香。寄言养生客,来此共提筐。

假使八千五百岁,绍椿松鹤未为奇。不若绍明光不变,此中实应出家时。念道何忧衣食事,千光影裹听莺啼。闻声一啭浑消息,满目莲花不见枝。

展牲告全,迺登于俎。竣事而良,侑以乐语。奉釐宣室,祚我神主。敛敷庶民,闰受其祜。

风月诗千首,烟霞宅一区。三年著朝迹,一节偾亨途。南海瞻遗堞,西门破老巫。才高不尽用,无地寄长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