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文字

芳题工织素,远意重鲛绡。
应织辞家久,回文字半消。

作品评述

《回文字》是元代杨维桢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主要描写了一个古老的工艺——回文织锦,以及它所包含的深刻意蕴。

中文译文:
芳名题在工织素上,遥想鲛绡的意义深重。应该是一位织锦家族的代表作品,但回文锦的花纹已经模糊了一半。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对回文织锦的描写,折射出了元代中国的文化和工艺。回文织锦是一种古老的织锦工艺,它的花纹呈现出回文的形式,即正反读都一样。这种工艺在古代非常流行,因为它不仅具有美观的外观,而且还寓意着吉祥和长寿。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工艺逐渐消失,仅存一些残片和模糊的记忆。

赏析:
这首诗词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几个简单的词语和句子,将回文织锦所蕴含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展现得淋漓尽致。作者通过“芳名题在工织素上”、“遥想鲛绡的意义深重”等形象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回文织锦的美丽和深刻意蕴。而“回文字半消”的表述,则更加深刻地展现了这种工艺的消逝和历史的尘封。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不仅是一首美丽动人的诗歌,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会中国古代的文化与艺术。

诗词推荐

句里呈机劈面来。烁迦罗眼绝纤埃。东南西北门相对,无限轮鎚击不开。

三后威灵远,层峦栋宇兴。衣冠汉原庙,歌舞魏西陵。日月融光盛,山河王气增。丛楹琢文石,连网络朱绳。碧瓦寒铺玉,重栏莹镂冰。粹仪神雾拥,法衮绣龙升。星斗罗容卫,轩墀侍股肱。宸踪耀璇牓,瑞羽集觚棱。閟殿深珠箔,雕垣界绮縢。笙从缑岭咽,云傍帝乡凝。龟组恭来诣,貂璫

雪后孤山共探梅,便乘清兴不须催。林边细路和桥断,湖上疏花傍竹开。云影分明披絮帽,蹄涔仿佛散银杯。酒宽新量诗盈卷,不负凌寒此度来。

一莲峰簇万花红,百里春阴涤晓风。九十莲华一齐笑,天台人立宝光中。

褰裳乐得送迎翁,遣句犹烦七字工。颇识当年斤斧手,却惭昔日马牛风。平生杨敬惟称项,晚岁侯芭只守雄。便把黄封红客眼,一尊已当百壶丰。

烯草原头十七户,宛丘改卜日辰良。可耿先轸如生面,疑住灵均不死乡。抔土岂能埋宿愤,遗民聊舆发幽光。良开诸子皆称孝,万室他年置墓傍。

烟草埋鸿钟,劫灰隐金关。玉殿空明月,春潮去不还。十二白玉阑,当年有谁攀。

石室多年款志平,新书久溷里中生。遣师今见朝廷意,文律还应似两京。

纷纷市道交,势利争攫取。煌煌鼎食家,声色自缠纠。畸人固寂寞,蓬藋侵瓮牖。春时步虚曲,植杖话农亩。清秋动幽肖,有月欠肴酒。高轩肯相过,贤哉百乘友。空寻奕秋诲,不与欢伯偶。别来雁欲宾。晴喜鸠还妇。村酤聊可载,草具亦何有。饤饾止鱼虾,扶擎杂梨藕。君侯反觞客,欲起

地远尘寰绝点埃,悬崖屈曲寄层台。山头玉溜随檐滴,岩下金容就石开。寺影不妨流水过,松香长逐好风来。遍游未尽无穷景,为报舟人且莫催。

长寿酒,安乐杯。能医百病正当时。助清吟,乐道归。将进酒,凤衔杯。香山会上惜芳时。醉仙吟,月下归。

迎侍京华又见春,天时人事一番新。丙申儿遇丙申岁,己卯爷逢己卯辰。本分法门行得熟,长生样子学来真。斑衣奉酒多为寿,满眼光风正可人。

朝草百幅笺,暮草千函书。贵人肯首耳,一言蹑云衢。但见人因子,不见子亦如。梁间啸者谁,知是鬼揶揄。

跨海为桥布石牢,那知直下压灵鳌。基连岳屿规模壮,势截渊潭气象豪。铁马著行横绝漠,玉鲸张鬣露寒涛。缣图已幸天颜照,应得元丰史笔褒。

欲作彭城数月留,溪山劝我暂忘忧。城头准拟中秋望,台上迁延九日游。岚气雨余侵近郭,江声风送隐危楼。汀洲聚散知谁怪,且学漂浮水上鸥。

辟暑谁堪适,壶冰若可餐。一闻高士论,六月使人寒。云起峰阴直,亭孤日气残。晚来山更好,不碍隔篱看。

我皇膺运太平年,四海朝宗会百川。自古几多明圣主,不如今帝胜尧天。

手植知何代,年齐偃盖松。结根生别树,吹子落邻峰。古干经龙嗅,高烟过雁冲。可佳繁叶尽,声不碍秋钟。

北风声熄南山微,谁息风雅呼於时。歌黄三章未纯古,叙白一段空爱奇。台高皆羡雨花落,檐短独愁冰柱垂。墨客如林笔如冢,莫於诗上更题诗。

何处被花恼不彻,嬉春最好是湖边。不须东家借骑马,自可西津买蹋船。燕子绕林红雨乱,凫雏冲岸浪花圆。段家桥头猩色酒,重典春衣沽十千。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