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

汉家海内承平久,万国戎王皆稽首。
天马常衔苜蓿花,胡人岁献葡萄酒。
五月荔枝初破颜,朝离象郡夕函关。
雁飞不到桂阳岭,马走先过林邑山。
甘泉御果垂仙阁,日暮无人香自落。
远物皆重近皆轻,鸡虽有德不如鹤。

作品评述

《杂感》作品评述:①天马:谓异国所进骏马。《史记·大宛列传》:“汉武帝得乌孙马,又得大宛汗血马,名之曰天马。” ②苜蓿:植物名,豆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汉武帝时(公元前126年)张骞出使西域,从大宛国带回紫苜蓿种子。《史记·大宛列传》:“(大宛)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葡萄肥饶地。” ③胡人:即指大宛人。大宛,在今中亚的费尔干纳盆地。公元前102年大宛降汉,东汉初大宛曾附属于莎车,南北朝时称破洛那。唐玄宗天宝三载(公元744年),玄宗改其国号为宁远,并封宗室女为和义公主,嫁给宁远王。《杂感》是一首七言古诗。这两句是说,天下承平日久,边防巩固,外族臣服。天马常以西域引种的苜蓿作为饲料,西北边境的胡人岁岁献上香醇的葡萄酒。诗句委婉曲折地表达出承平之态,助长了唐玄宗的腐化,致使朝政日非,孕育着严重的危机。蕴藉深沉,言在此,意在彼,耐人仔细寻味。--引自李济洲编著之《全唐诗佳句赏析》 le_cha诗词大全

作者介绍

鲍防,字子慎,襄阳人。天宝末进士第,歷福建江西观察使。贞元中,累礼部侍郎,迁工部尚书致仕。防善属文,尤工诗,与中书舍人谢良弼友善,时号鲍谢。诗八首。

诗词推荐

无量劫来,七颠八倒。打破虚空,全身入草。

七古

已落无边木,犹诛不尽茅。沙逃迎远景,风力闹寒稍。牧处高低路,渔时远近郊。竹篱茅舍外,门闭可推敲。

七古

一屏一榻无俗尘,左置枯桐右开易。重门不闭谁往还,明月清风是相识。

七古

莫道封州是小州,封州虽小客何愁。荔枝受暑色方好,茉莉背风香更幽。得醉便眠寻梦蝶,俗行还立看沙鸥。向非造物曾留意,谁把馀生为我谋。

七古

帘外繁霜未扫。楼角动、玉绳横晓。百和交焚瑞烟绕。霁霞明,画屏深,天渺渺。喜色连池沼。荐眉寿、玉儿娇小。早晚除书下天表。日初长,莫等闲,孤一笑。

七古

轩窗深窈似禅房,竟日虚明袅断香。诗债无边春已老,睡魔有约昼初长。市桥烟雨应官柳,墟苑池台自海棠。游骑行歌莫相笑,遨头六结已龟藏。

七古

口体累人终不免,菜根能嚼乐无空。吾儒食惯知真味,谁信犹便几富翁。

七古

非窦太皇崇老子,呵公孙子诧周公。汉廷可是无骁勇,刺彘须烦九十翁。

七古

冰缩寒流,川凝冻霭,前回鹭渚冬晚。燕阁红炉,驼峰翠釜,曾忆花柔酒软。云海沧洲,甚又寄、南来客雁。洒雪朱门,回桡剡曲,镜华霜满。万里银霄凝望眼。恁吟袖、画阑空暖。树带潮墟,笳鸣古戍,簇仲宣幽怨。相愁思、春近也,随宫绣、时宽一线。昨夜扁舟,梦湖山、眉横黛浅。

七古

蟠踞祠前得地,生长石间弃才。子美咏歌不足,之罘苦招未来。

七古

纷吾世网暇,灵岳展幽寻。寥廓风尘远,杳冥川谷深。山昏五里雾,日落二华阴。疏峰起莲叶,危塞隐桃林。何必东都外,此处可抽簪。

七古

迢递中条寺,秋寻忘险途。屐踪临水月,锡影入云无。像阁分秦树,经窗见舜都。我曾题壁处,闲看想踟蹰。

七古

来时西馆阻佳期,去后漳河隔梦思。知有宓妃无限意,春松秋菊可同时。

七古

海棠初发去春枝,首唱曾题七字诗。今日能来花下饮,不辞频把使头旗。

七古

欲将兴废问洪钧,来谒孤坟独怆神。千载高风余凛凛,一池秋水自粼粼。门前帆影来天际,林杪钟声落海滨。此道寥寥今复振,不应渔水是东邻。

七古

五运惟火,寔宗众阳。宿壮用明,千载愈光。神保聿归,安处火房。厅攸不作,炎图永昌。

七古

君不见春风枝上华灼灼,春风日日吹华落。人生且莫恋悲欢,朱颜却被悲欢烁。悲欢未尽年命尽,罢却悲欢两寂寞。惟余夜月流清晖,华间叶底空扉扉。

七古

珠自右,飞电入丹城。内养婴儿盈尺象,时逢九数采阳精。火向水中生。烧鬼岳,紫殿势峥嵘。随意出游寰海内,寐如砂碛卧长鲸。时序与偕行。

七古

自为山居人,梦寐亦安佚。颇谓龟六藏,全胜兔三窟。性中信一真,身外无余物。形谢即示已,谁能问埋骨。

七古

几多爱子出萧关,山积胡沙骨未还。正好望思台上泪,随风北去洒阴山。

七古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