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世贞的《杂诗九首(其七)》
拼音和注音
gōng zǐ jìng hào kè , gāo yì báo qiū mí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公子:(名)旧时称诸侯、官僚的儿子,后也用来尊称别人的儿子。
高义:高义gāoyì指高尚的品德或崇高的正义感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好客:(形)乐于接待客人:热情~。
王世贞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原诗
公子敬好客,高义薄秋旻。
前堂罗钟鼓,后厨击肥新。
千金一言寿,琐琐何足云。
中夜杀声起,鸟兽东西奔。
四顾皆荆棘,安见堂中宾。
竭力前卫营,乃是爨下人。
公子追自咎,气结不能陈。
恩施岂不广,各自顾其身。
平生国士言,是非难等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