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君会初冬

一年好景橘黄时,骤冷惟应瘦骨知。
吠犬频繁堕霜叶,栖鸦不定战风枝。
炉何必试手可热,文未能成鬓欲丝。
春逼寒梅三两点,蹇驴江路试寻诗。

作品评述

《次韵君会初冬》是宋代于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一年好景橘黄时,
在一年中迎来了美好的景色,正是桔子变成了橘黄色的时候,
骤冷惟应瘦骨知。
寒冷突然袭来,只有瘦骨头才能感受到。
吠犬频繁堕霜叶,
狗狂吠声不断,霜叶纷纷坠落,
栖鸦不定战风枝。
栖息的乌鸦不停地在风中战栗着。
炉何必试手可热,
炉火为何需要试着用手去感受温暖,
文未能成鬓欲丝。
文采未能够成就鬓发如丝的风度。
春逼寒梅三两点,
春天已经在逼近,寒梅上点缀着三两朵花瓣,
蹇驴江路试寻诗。
蹇驴在江路上试图寻找诗意。

这首诗词以描写初冬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季节变迁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桔树变成橘黄色、寒冷袭来、狗吠声和霜叶的坠落等细节,展现了初冬的冷酷和寂静。然而,诗中也蕴含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作者借由炉火、文采、寒梅和蹇驴等形象,表达了对温暖、美好和追求的向往。整首诗以冷暖交织的景象反衬出对生活的珍惜和对美好的追求,呈现出一种淡泊宁静、内心深处的思索和情感。

作者介绍

于石(一二四七~?)(生平据本集卷一《邻叟招饮》“三十将远游,海波忽扬尘”推定),字介翁,号紫巖,晚号两谿,兰溪(今属浙江)人。宋亡,隠居不仕,一意于诗,生前刊有集七卷,卒后散失,由门人吴师道就藏本及所藏续抄者选爲《紫巖诗选》三卷。事见《吴礼部集》卷一七《于介翁诗选后题》,明万历《金华府志》卷一六、《宋季忠义录》卷一三有传。 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彝尊钞本(简称朱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光绪于国华留耕堂刻傅增湘校本(简称傅校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脱体无依是病由,直须大死一回休。西江吸尽无涓滴,便解人前不识羞。

女伴新晴喜晒衣,老人閒步览春晖。隔篱一树桃花发,初见今年粉蝶飞。

重峦俯伏朝黄岳,戈戟森森御仗前。海外群峰争赴壑,云端巨掌欲擎天。狂风直袭千寻索,急雨时倾百丈泉。为问绰棋诸羽客,谁挥斤斧劈山川。

兰畹梅林事未关,瑞香那复夜团团。东君动是经年别,每到花开仔细看。

总角曾随上峡船,寻思如梦可凄然。夜来孤馆重来宿,枕底滩声似旧年。秭归城邑昔曾过,旧识无人奈老何。独有凄清难改处,月明闻唱竹枝歌。

石门深且幽,好住不肯住。翻身入城隍,却向闹市去。闹浩浩处冷湫湫,冷湫湫处看杨州。四五百条花柳巷,二三千处管弦楼。

露盘花水望三星,仿佛虚无为降灵。斜汉没时人不寐,几条蛛网下风庭。

虚飘飘,虚飘飘。风寒飘絮浪,春暖履冰桥。势缓霜垂霰,声乾叶下条。雨中沤点没流水,风里彩云铺远霄。虚飘飘,比时光影犹坚牢。

冲霄难为羽,泛海难为舟。缚羊驾我辂,猛志空悠悠。农时失耕耨,何以望有秋?决藩盗菽粟,鹰隼不如鸠。韶华不我与,去若川水流。岁莫独彷徨,凛凛怀百忧。

仰观银河月,千林散寒光。佳人今何之,远在天一方。秋声酸我鼻,秋色断我肠。夜深倚西风,清泪如雨滂。世有千里马,可怜无王良。

瞬目迷千劫,扬眉隔万山。一真分瑞出双关。混入华元,到此有何难。*质飞金翼,凝阳透玉环。惺然洗觉梦魂间。云去无心,物外独清闲。

平生直道耻求人,下位沈英久未伸。齐吹古来偏有滥,叶龙今更不宜真。天边奕世三台贵,江上先庐一亩贫。大抵穷通相倚伏,这回寒谷解逢春。

行行渐入瘴乡深,官事从人笑我侵。越俎代庖真有愧,逢场作戏本无心。宾僚暇日一杯酒,杖屦西园十亩阴。政尔无能落闲处,且从猿鸟觅知音。

暂脱尘闉马足埃,僧窗高卧白云堆。青山影里春酲解,黄鸟声边午梦回。坐懒且推书册去,吟清时唤茗瓯来。要知门外无车辙,十日新生一迳苔。

异时随举孝廉郎,旗盖相承据一方。肠绕阊门祥已定,将军毕竟是吴王。

近枕吴溪与越峰,前朝恩锡灵泉额。竹林晴见雁塔高,石室增栖几禅伯。荒碑字没秋苔深,古池香泛荷花白。客有经年别故林,落日啼猿情脉脉。

贪忙安得似偷闲,日日红尘倦往还。买得小舟真似叶,败荷丛底看孤山。

雪入迎春鬓,茶醒学古胸。梦回霜满屋,吟到月斜钟。

高阁去烦燠,客心遂安舒。清流中浴鸟,白石下游鱼。秋树色凋翠,夜桥声袅虚。南轩更何待,坐见玉蟾蜍。

杜陵头白长昏昏,海图旧绣冬不温。更遭恶卧布衾裂,尽室受冻忧黎元。诗人穷愁自古尔,岂若种艺依青门。嗟予老懒世不用,穷巷久雨无高轩。虫鸣鸟噪感时节,嫠不恤纬羞前方。残章断简弃不录,自愧潢潦无根源。君胡衮字富褒饰,三复妙语将谁论。知君独负青云器,欲使饥者名长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