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无梦归天台山

间倚天台看曙霞,自然龙汉度无涯。
暂来演道明光殿,归去乘跷太上家。
帝简赐歌旌火枣,世人何处访桃花。
到山若赴昆仑会,还控青鸾白凤车。

作品评述

《送张无梦归天台山》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初暐。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朝霞映照着天台山,我靠在栏杆上观看,
自然的景色无边无际,像龙和汉相互远去。
他曾在明光殿上讲解道理,如今要回去乘坐太上家的车。
皇帝亲自赐予他歌颂旌旗,世人却不知道去哪儿寻找桃花。
他要去山上好像是要参加昆仑会议,还会驾驭青鸾和白凤的车子返回。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送别张无梦归天台山的情景。诗人站在天台山上,欣赏着美丽的朝霞,感叹自然景色的辽阔无边。诗中提到张无梦曾在明光殿上讲道,现在他要回家了,乘坐着太上家的车子离开。皇帝为他赐予了歌颂的旌旗,但世人不知道他将去何处,也不知道如何找到他。最后,诗人描绘了张无梦要去参加昆仑会议的景象,他将驾驭青鸾和白凤的车子回来。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写天台山上朝霞的美景,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无限广阔。诗人以张无梦为主角,表达了他离开明光殿,回归家园的情感。张无梦被赐予皇帝的荣誉,但他的归去却是众人不知的。这种暧昧和神秘感增加了诗词的神奇色彩。最后,诗人描绘了张无梦乘坐青鸾和白凤的车子返回,给人一种仙境般的意象。

整首诗词抒发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张无梦的神秘情感,通过运用意象和比喻手法,让读者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以及人与命运的关系。这首诗词的意境清新高远,语言简练,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遐想空间,展示了宋代诗词的独特魅力。

诗词推荐

若木出海外,本自丹水阴。群帝共上下,鸾鸟相追寻。千龄犹旦夕,万世更浮沉。岂与异乡士,瑜瑕论浅深。

山隐隐。天际暮云收尽。萍末秋生风渐紧。楚江千万顷。江上美人无信。换却潘郎双鬓。几夜相思天远近。雁来犹未准。

上印还家不计年,水光弥望木参天。绿云洞里开书幌,红锦波心洋酒船。

且欲相邀卧看山,扁舟自可送君还。留连城郭今如此,知复何时伴我闲。

幽窅无人迹,虚空见远天。雪深山气伏,崖断树根悬。乌鸟翻身入,狐狸放胆眠。老夫多脚力,更欲上层巅。

兹山表东服,远近瞻其名。合沓尽溟涨,浑浑连太清。我来疑初伏,幽路无炎精。流水出溪尽,覆萝摇风轻。高深变气候,俯仰暮天晴。入谷烟雨润,登崖云日明。乾坤正含养,种植总滋荣。草树皆秀色,雏麋乱新声。攀岩挹桂髓,洞穴拾瑶英。此地隐微径,何人得长生。宿心尚葛许,弥愿

咨尔夫子,设教于乡。即命于家,长此泮宫。

匡庐云雾绕天空,名茶育出此山中。陆羽未尝真风味,红袍原在月轮峰。

道人昔日来开山,山鬼悔泣门不关。一时梵宇借岩麓,千载绝景归人间。松萝郁勃树旌纛,水泉丁东鸣佩环。两苏寂寞涪翁死,杖屦谁与同跻攀。

百年春梦去悠悠,不复吹箫向此留。野草自花还自落,鸣禽相乳亦相酬。旧蹊埋没开新径,朱户欹斜见画楼。欲把一杯无伴侣,眼看兴废使人愁。

子之还兮,遭我乎峱[1]之间兮。并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子之茂兮,遭我乎峱之道兮。并驱从两牡兮,揖我谓我好兮。子之昌兮,遭我乎峱之阳。并驱从两狼兮,揖我谓我臧兮。

残妆满面泪阑干,几许幽情欲话难。云髻懒梳愁拆凤,翠蛾羞照恐惊鸾。南邻送女初鸣珮,北里迎妻已梦兰。惟有深闺憔悴质,年年长凭绣床看。

(古有伤王,以崩荡之馀,无恶不为也。乱亡之由,固在累积。故为《至伤》之诗一章二韵十二句)夫可伤兮?伤王乎,欲何为乎?将蠹枯矣,无人救乎?蠹枯及矣,不可救乎?嗟伤王!自为人君,变为人奴!为人君者,忘戒乎。

云膜辛勤护月华,一重縠子一重纱。玉奁忽透菱花影,淡与油窗描杏花。

送友长江上,长江水正平。岸花萦别恨,风柳蕴离情。子去添惆怅,人称最老成。家乡归到日,童仆拥欢迎。

平生所心爱,爱火兼怜雪。火是腊天春,雪为阴夜月。鹅毛纷正堕,兽炭敲初折。盈尺白盐寒,满炉红玉热。稍宜杯酌动,渐引笙歌发。但识欢来由,不知醉时节。银盘堆柳絮,罗袖抟琼屑。共愁明日销,便作经年别。

剑倚青天笛倚楼。云影悠悠。鹤影悠悠。好同携手上瀛洲。身在阎浮。业在阎浮。一段红云绿树愁。今也休休。古也休休。夕阳西去水东流。富又何求。贵又何求。

自笑与人乖好尚,田家山客共柴车。干时未似栖庐雀,鸟道闲携相尔书。

桐风弦商声,竹露琤寒滴。室幽月离离,壁古虫唧唧。迟莫行可企,朱明奄成昔。方来无新欢,既逝多故戚。晶晶窗下灯,照我为生客。

直饶呼使。怎比清清修不二。会炼三丹。远胜为人得好官。牢擒意马。紧锁心猿宁著假。灵物圆周。得看壶中万万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