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杨训母荚氏

戚戚秋风飐旐旌,送车千辆咽佳城。
令妻寿母名兼美,孝子慈孙礼备成。
望士有诗歌绋綍,梵坊无侣献铙钲。
更惭朴语书铭石,万一幽光久更明。

作品评述

《挽杨训母荚氏》是宋代胡寅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胡寅对杨训母亲的怀念和敬意。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挽杨训母荚氏

戚戚秋风飐旐旌,
送车千辆咽佳城。
令妻寿母名兼美,
孝子慈孙礼备成。

望士有诗歌绋綍,
梵坊无侣献铙钲。
更惭朴语书铭石,
万一幽光久更明。

译文:

悲伤的秋风吹动着追悼的旌旗,
送行的车辆络绎不绝,哀鸣填满了美丽的城市。
令人喜悦的妻子和尊敬的母亲,光彩双全,
孝顺的儿子和慈爱的孙子,礼节完备。

有志向的士人们纷纷吟诗作赋,
寺庙里没有其他人能够敲击铙钲。
更加愧疚的是,我的朴素言辞刻在石碑上,
唯恐这微弱的光芒不久之后就被遗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胡寅挽故人杨训母亲的作品,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对亲情的珍视。诗词以秋风送行的场景为背景,通过描绘送行的盛况和悲伤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诗中提到了杨训的妻子和母亲,称赞她们的美丽和高尚品德,体现了家庭的和睦和孝顺的价值观。诗人还提到了自己作为孝子和慈爱的孙子,对家庭的敬重和对亲情的坚守。

诗词的后半部分表达了诗人对士人和寺庙的景仰之情。士人们以诗歌作赋表达自己的理想和志向,而寺庙里的僧侣则通过独特的礼仪和音乐来表达对佛教的虔诚。诗人自谦自己的文辞朴素,但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字能够留下一丝光芒,让人们记住自己和他挽故人的情感。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用词细腻,通过对家庭和传统文化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和对亲情、友情的珍视。它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家庭和传统价值观的重视,以及对艺术和文化的热爱和追求。

作者介绍

胡寅(一○九八~一一五六),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安国子。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以御史中丞何?荐,除秘书省校书郎,迁司门员外郎。汴京陷,弃官归。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爲驾部员外郎,寻除起居郎,以上万言札子忤时相,主管江州太平观。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復爲起居郎,迁中书舍人。出知永州、邵州、严州。八年,除礼部侍郎,兼侍讲,寻直学士院。丁父忧,服除奉祠,俄致仕,居衡山。二十年,以忤秦桧,责新州安置。桧死,诏自便,寻復旧官。二十六年卒,年五十九。有《斐然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三五有传。 胡寅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斐然集》(其中诗五卷)爲底本。校以清经钼堂钞本(简称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法式善存素堂辑钞《宋元诗集八十二种》中的《斐然集》(存三卷,简称存本,藏北京图书馆)。集中诗集外之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富贵纷探骊,功名竞骑虎。眉端万国愁,公意良独苦。五年安边功,绝口不自语。仙帆去蓬莱,急流一砥柱。

三山二水年年在,向日浮云处处多。醉拍栏杆呼李白,东风吹雨下新河。

山花舞。岩姿能笑禽能语。禽能语。百年心事,一犁春雨。神仙护短多官府。老夫只解为农圃。为农圃。乾坤休问,几番今古。

水风吹树晚萧萧。散发醉吹箫。尘事苦如毛。要洗耳、时听舜韶。旧游何处,琼山银海,宫殿郁ㄖ。谁与共游遨。尚记得、仙人子乔。

去日桐花半桐叶,别来桐树老桐孙。城中过尽无穷事,白发满头归故园。

岷峨地僻少人行,一日西来誉满京。白首只知闻道胜,青衫不及至家荣。玄猿放哭铭旌过,紫燕朝飞挽铎迎。天禄校书多分薄,子云那得葬乡城。

碧树凉_惊画扇。窗户齐开,秋意参差满。先自离愁裁不断。蛩_更作声声怨。山绕千重溪百转。隔了溪山,梦也无由见。归计凭谁占近远。银缸昨夜花如糁。

又见菊花新。色浅香匀。老人衰病卧漳滨。虽是无聊仍止酒,幸有嘉宾。不用怨萧辰。不似芳春。请看金蕊照金尊。今夜花前须醉倒,直到黎明。

凝碧旧池头,一听管弦凄切。多少梨园声在,总不堪华发。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惟有御沟声断,似知人呜咽。

萧瑟西风万里秋。暮云收尽月华流。偶然北海清尊满,况是西山爽气浮。登翠岭,更溪游。素光何处不清幽。悬知明岁君思我,今夕欢娱可罢休。

方腴前臑与同甘,茄瓠朝朝满菜篮。万马昔从行漠北,一蓑今得老江南。将军夜度弹筝峡,处士秋栖挂篰岩。予夺喜嗔两堪笑,暮三何必胜朝三。

千里空携一影来,白头更着乱蝉催。书生身世今如此,倚遍周家十二槐。

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天外凤凰谁得髓?无人解合续弦胶。

寂寂罗雀门,日见交游疏。短李不我弃,一年憩琴书。青衿孺子辈,共喜得范模。黄鹄有远志,樊笼不可拘。今将舍我去,雅意何勤渠。骈俪出妙语,简洁无费辞。卷置怀袖间,报之欠琼琚。惟期在明秋,刷羽摩天衢。

年年岁岁今朝,左弧悬罢浑无事。吾衰久矣,我辰安在,老之将至。懒写京书,怕看除目,败人佳思。把东篱掩定,北窗开了,悠然酌、颓然睡。客有过门投贽。道先生访华胥氏。谁能辛苦,陪他绮语,记他奇字。屈指先贤,戴花老监,岂其苗裔。待异时约取,宽夫彦国,入耆英会。

常省为官处,门前数树松。寻山屐费齿,书石笔无锋。果熟猿偷乱,花繁鸟语重。今来为客去,惜取最高峰。

清明好时节,傲吏小诗家。失意因流水,伤心为落花。人归知市静,日落见山斜。明日三叉路,村醪亦自佳。

渡孟升陑未岁余,访箕问虺即求书。从来文武相经纬,正在朝廷妙卷舒。

一队衲僧来,一队衲僧去。打破睦州关,大地无寸土。

酒中渍后香犹烈,笛里吹来韵更清。此韵此香来处好,此时消得一凝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