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顾炎武的《尧庙》
拼音和注音
jiù sú táo táng hòu , yán cí gǔ dào biā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古道:1.传统的正道。2.古朴。3.古代学术、政治等的道理、方法。4.古旧的路径。5.戏台上通往后台的左右门。
旧俗:旧的风俗习惯,历时长久的风俗。
顾炎武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原诗
旧俗陶唐后,严祠古道边。
土阶依玉座,松栋冠平田。
霜露空林积,丹青彩笔鲜。
垂裳追上理,历象想遗篇。
鸟火频推革,山龙竟弃捐。
汾方风动壑,姑射雪封颠。
典册沦幽草,文章散暮烟。
滔天非一族,猾马巳三传。
岁至浇村酒,人贫阙社钱。
相逢华发老,犹记汉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