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守仁的《中秋》
拼音和注音
shān hé dà dì yōng qīng huī , shǎng xīn hé bì zhōng qiū jié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山河:山和河流,指国家的领土。
何必:(副)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没有必要:~多此一举|你~惹他烦恼。
大地:1.地面;地球表面广阔的土地。:~回春。阳光普照~。2.代指地球:~测量。
中秋:(名)我国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有赏月、吃月饼的风俗。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因居秋季三月之中,故称为「中秋节」,民俗于是日全家团聚,吃月饼赏月。
赏心:心意欢乐。谓娱悦心志。
秋节:指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参见'中秋'。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泛指秋季。
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原诗
去年中秋阴复晴,今年中秋阴复阴。
百年好景不多遇,况乃白发相侵寻。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