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三首)

后皇有嘉树,受命生南国。
谬承雨露恩,结根非一日。
如何游闲子,攀条摘其实。
一摘已自伤,况乃再三摘。
清霜凋绿叶,荣枯良未测。
¤

作品评述

《杂诗(三首)》是明代张羽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杂诗(三首)》

后皇有嘉树,
受命生南国。
谬承雨露恩,
结根非一日。

如何游闲子,
攀条摘其实。
一摘已自伤,
况乃再三摘。

清霜凋绿叶,
荣枯良未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写一棵嘉树为主题,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幻的哲理。

诗的开篇写道,后皇(指明代末年的朱由校)拥有一棵嘉树,被天命所赋予生长在南国。嘉树在此象征着人生的机遇或者特殊的才华。作者称这是一棵嘉树,意味着它具有特别的价值和意义。

接下来,诗中提到嘉树承受了雨露的滋润,结下了深厚的根基。这里雨露代表着天赐的恩惠,树根代表着扎实的基础。作者通过这样的描写,传达出成功和成就不是一蹴而就的道理,需要经历时间的积累和磨砺。

然后诗人以游闲的姿态来摘取嘉树上的果实,表示人们对成功和成就的渴望和追求。然而,第一次摘取果实时,诗人却自己受伤了。这里作者通过自身的经历告诫人们,追求成功和成就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伤害和痛苦。

接着,诗中提到再次摘取果实,但结果仍然是受伤,暗示了人们在不断追求成功和成就的过程中,可能会遭受重复的伤害和痛苦。

最后两句诗写道清霜凋谢了绿叶,荣枯的命运无法预测。这里清霜和凋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不可避免的衰老和消亡。荣枯的未测,表达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和变幻无常的真实性。

整首诗词通过描写嘉树的成长和摘取果实的经历,抒发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幻的哲理,告诫人们在追求成功和成就过程中要谨慎并且珍惜。

诗词推荐

大唐宇宙非金瓯,黄头奚儿蟆作虬。跳河蹙陇翻九土,惊乌夜半呼延秋。朔方健儿袖双手,战马嘶春舞杨柳。当时天骄不借兵,渭阙黄旗什来久。快哉健鹘随呼招,渡河万匹疾如飙。白羽若月弓干骄,弯弓射天落■旄。於乎,健鹘有如许,徼功索花固其所。明年西下崆峒兵,壮士重忧折天柱

妻孥挽我奉真祠,老子婆娑正坐谁。受禄功无一毫末,休官事有十年迟。尚容款曲悬车地,绝胜仓皇易箦时。请祝圣人千万寿,小臣何敢望期颐。

随踏晓岩去,殿头金井阑。路门圭璧委,双阙绛青蟠。拜手朝绅肃,忧心旰食宽。岁糜今有望,宁复厌葅酸。

涧草岩花日日开,江南秋尽似春回。旋开还落无人顾,惟有山蜂暖尚来。江上孤城面面山,居人也自不曾闲。蜂游蚁聚知何事,日夜长桥南北间。城郭村墟共水云,槿篱竹屋映柴门。隐居亦有高人在,岸帻无言倚钓轩。一官疏散自疑仙,三考应成醉日千。早病固须闲地著,多忧长被达人怜。

山绕兴州万叠青,池开近郭百泉并。昔年种柳人安在,累岁开花藕自生。波暖跳鱼闻乐喜,人来野鸭望船鸣。西还过此须终日,为问使君行未行。

春黛双蛾嫩,秋蓬两鬓侵。谋欢身太晚,恨老意弥深。薄解灯前舞,尤能酒后吟。花丛便不入,犹自未甘心。

不贪以为宝,持戒如护珠。暮夜金可纳,鬼神不可诬。男儿重气义,何物分锱铢。渴饮盗泉人,靡靡真凡夫。

玉殿清虚过暑天,草庐烦促念民编。外家近许迁新宅,不遣司农费一钱。

不下上方地,夜禅心虑冥。三更风雪暗,一点佛龛灯。持钵咒潭水,鬼神拳跪听。山静寒云薄,天空孤月明。霜桐占阶影,风叶绕廊声。经济心难就,蹉跎岁屡更。冥鸿本清远,何事亦宵征。

萧萧白发濯洽浪,剡曲西南一草堂。饮水读书贫亦乐,杜门养病老何伤。已成五亩扶犁叟,谁记三朝执戟郎!正似篱边数枝菊,岁残犹复耐冰霜。

半篙新涨满帆风,两岸千山一抹中。惭愧棹郎能袖手,若非袖手更无功。

高人折简苦相催,要及春风把一杯。花柳溪山寒食后,云中何似雨中来。

兀兀一无为,冥冥百不知。倦多惟嗜睡,食晚遂忘饥。开卷浑如梦,逢人不省谁。何须觅知识,木石即吾师。

结屋南陵三十秋,田园旧隐隔江流。鄜州避乱杜工部,下泽乘车马少游。名利无心付隍鹿,诗书有种出烟楼。长淮清野难归玉,魂魄犹应恋故丘。

扫尽机缘万法空,灯潭不许卧苍龙。翻身踏断来时路,家在海山云外峰。

万物有常性,性无不贵生。风翔与骏奔,一一远害情。鴥彼沙上鸥,皎皎霜雪明。月宿沧洲静,日浴沧浪清。何以狎溪人,溪人澹无营。循循自饮啄,往往相逢迎。徘徊两无猜,何慕复何惊。客有怀依依,云水言将归。逐尔群鸥乐,群鸥尔勿飞。此心未忘者,天机非杀机。

少城衲子纷如粟,攘臂丛林空逐逐。忽然象罔得遗珠,契诟离娄何面目。

野鸭冲天捉对飞,几人归去路岐迷。正穿稠密芦千管,奇遇浑圆玉一堆。明日壶觞端午酒,此时包裹小丁衣。数来三十多三个,一路欢呼满载归。

衿佩欢迎师帅来,读书种子赖栽培。他年济济云霄路,谁信清朝叹乏才。

曾持金节抚淮壖,磊落英姿正少年。万里风鸿看振翼,一时毫素冠凌烟。新祠更慰舟人望,遗像仍从幕客传。精爽威容俱不泯,今骑箕尾在青天。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