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秀才

筠阳多胜致,夫子纵游遨。
凤鸟瑞不见,鲈鱼价转高。
门开沙觜静,船系树根牢。
谁解伊人趣,村沽对郁陶。

作品评述

《赠秀才》是唐代虚中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筠阳(指地名,今江苏无锡)风景优美、风光旖旎的景色,以及夫子(指高雅的文人)畅游其中的情景。同时,诗人也抱怨了如今凤鸟儿(指美景或美事物)不再出现,而鲈鱼(指平凡的事物)的价钱却越来越高。诗的最后几句反思人们是否能够品味到这样的乐趣,对于城市中的喧嚣生活表示不满。

诗词的中文译文:
筠阳胜致多,夫子放心游。凤鸟瑞不见,鲈鱼价更高。门开无人声,船系树根牢。谁能领略其乐趣,乡村与郁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筠阳的美景和夫子畅游其中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的筠阳,以其胜后之美而引起作者的注意,形容了其风景旖旎、自然宜人。而夫子则可以理解为一个高雅的文人形象,他放心地徜徉在这样的美景中,享受大自然带来的宁静和惬意。

然而,诗中也不禁让人略感遗憾,因为凤鸟(象征美景)已难以现身,取而代之的是鲈鱼(象征平庸),而且鲈鱼的价格也越来越高。这里可以看出诗人对于现实的不满,认为如今人们过于追求功利和物质价值,而忽视了真正的美和享受。

最后几句的问句“谁能领略其乐趣”抒发了作者对于现代都市生活的疑问,他质疑人们是否能够真正理解、享受到这样的乐趣。他对于村沽(乡村)与郁陶(宁静自然)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繁忙、喧嚣生活的不满之情。

通过这首诗词,虚中表达了对于美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和疑问。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意境清新,表达了一种对于自然美的渴望与思考,给人一种恬淡宁静的感觉。

诗词推荐

凛凛诤臣节,恂恂循吏名。世嗟阳谏议。人忆谢宣城。优诏才三接,嘉言未一行。清霜数行泪,岂为故人倾。

半山残照独回舟,一片闲云任去留。水屋风帘余晚兴,雨花灯影共春愁。从来养鹤山中住,不学骑鲸海上游。自此易知东浦路,茅堂只在涧西头。

落日回潮寂寞,西风老柳萧疎。久客自知津渡,故人不寄音书。

南浦东冈二月时,迸流穿树堕花随。春风掩映千门柳,多少长条拂地垂。

庭松偃盖如醉,夏雨新凉似秋。有客高吟拥鼻,无人共吃馒头。

昏晓相催,百年窗暗窗明里。人生能几。赢得貂裘敝。富贵浮云,休恋青绫被。归欤未。放怀烟水。不受风尘眯。

朝罩罩城南,暮罩罩城西。两浆鸣幽幽,莲子相高低。持罩入深水,金鳞大如手。鱼尾迸圆波,千珠落湘藕。风飔飔,雨离离,菱尖茭刺鸂鶒飞。水连网眼白如影,淅沥篷声寒点微。楚岸有花花盖屋,金塘柳色前溪曲。悠溶杳若去无穷,五色澄潭鸭头绿。

白下西风吹夜凉,五湖秋草着微霜。千家砧杵初凌乱,独客关山正渺茫。归去定应残腊尽,飘零犹幸此身强。丹阳郭里盈樽酒,且为侯芭发醉狂。

少日负书笈,老年看战车。此生浑觅句,随处有烹茶。乞吾炊黍米,烦君问蕨芽。斓斑赤铜碗,渠辈久名家。

三清门户出无猜,自是凡夫不肯来。月魄日魂为道路,虎泉蛇火作梯媒。三田勤固元精种,一鼎坚牢后却开。无质自然生有质,真胎能解结灵胎。

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王师非乐战,之子慎佳兵。海气侵南部,边风扫北平。莫卖卢龙塞,归邀麟阁名。

毛遂处赵庭,囊颖初不起。昭君在匈奴,画工一夕死。取士无取名,名下非真士。哀弦有余音,为君聊洗耳。

冰肌生怕雪未禁。翠屏前、短瓶满簪。真个是、疏枝瘦,认花儿、不要浪吟。等闲蜂蝶都体惹,暗香来、时借水沈。既得个、厮偎伴,任风霜、尽自放心。

黄衫相倚。翠葆层层底。八月江南风日美。弄影山腰水尾。楚人未识孤妍。离骚遗恨千年。无住庵中新事,一枝唤起幽禅。

九陌迟迟丽景斜,禁街西访隐沦赊。门依高柳空飞絮,身逐闲云不在家。轩冕强来趋世路,琴尊空负赏年华。残阳寂寞东城去,惆怅春风落尽花。

秋到山居僻,贫无异味尝。擘黄新栗嫩,炊白早籼香。渐減家人病,徐添夜气凉。凭谁理荒秽,篱落菊苗长。

看君落笔走云烟,想见新丰醉少年。龙脊旧堆骐骥种,义方今服乃翁贤。

郎居横江口,妾住横江上。生小惯风波,莲舟喜摇荡。荡舟莲花湾,花红照人颜。举头见郎来,低头隐花间。花疏不成隐,相见还相哂。都缘春意深,留连夕阳尽。前洲伴将稀,那能不相违。抛情明月下,各自唱歌归。

香风华雨政纷纷,春困何妨聊曲肱。三世佛相传寐语,觉来无我坏儿孙。

有客披襟曰快哉,岂知元自舜弦来。但令酷吏暑先去,足想苍生愠自开。树影纵横流院落,荷香来往护池台。公权只赋生凉句,不道闾阎正苦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