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钦之草堂

河南有伏流,经营太行根。
盛德不终晦,发为清济源。
公家济源上,太行正当门。
修竹带藩篱,百禽鸣朝暾。
仰视浮云作,俯窥流水奔。
相望有盘谷,李愿故居存。
主人国之老,实惟商岩孙。
斑行昔供奉,屡进逆耳言。
天子色为动,群公声亦吞。
肃肃冰霜际,不改白玉温。
出处士所重,其微难具论。
公勿怀草堂,朝庭待公尊。

作品评述

《寄题钦之草堂》是宋代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寄题钦之草堂

河南有伏流,经营太行根。
In Henan, there is an underground current, flowing beneath the roots of the Taihang Mountains.

盛德不终晦,发为清济源。
Great virtues do not remain hidden, they emerge as a pure source of help and salvation.

公家济源上,太行正当门。
This public source of aid is at the forefront, with the Taihang Mountains serving as its gate.

修竹带藩篱,百禽鸣朝暾。
Bamboos are cultivated along the fences, and a chorus of birds sings at dawn.

仰视浮云作,俯窥流水奔。
Looking up, one sees floating clouds in the sky; looking down, one sees rushing waters.

相望有盘谷,李愿故居存。
In the distance lies a winding valley, where the former residence of Li Yuan still stands.

主人国之老,实惟商岩孙。
The host of this place is an elderly man, truly a descendant of the Shangyan family.

斑行昔供奉,屡进逆耳言。
In the past, he held high positions and often received unwelcome advice.

天子色为动,群公声亦吞。
Even the emperor's expression changed, and the voices of the officials were silenced.

肃肃冰霜际,不改白玉温。
Amidst the solemn ice and frost, the warmth of white jade remains unchanged.

出处士所重,其微难具论。
The origin of this gentleman's importance is difficult to explain in detail.

公勿怀草堂,朝庭待公尊。
Sir, do not forget about your humble abode, for the court awaits your esteemed presence.

诗意和赏析:
《寄题钦之草堂》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位于河南太行山脉根部的草堂,它是一个公家提供援助的重要之地。诗人以流水、云彩和竹林等自然景物作为背景,展示了这个草堂的清幽和宁静之美。

诗中提到了李愿的故居,他是一个受尊敬的长者,也是商岩孙的后代。商岩孙指的是商鞅,他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和改革者,这里暗示着主人的家族有着崇高的历史地位。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主人过去的经历,他曾担任要职并屡次听取不同寻常的建议。这些经历使得权贵们对他起初产生了动摇,但即使如此,他仍保持了内心的坚定,并在崇高的品质中保持了温暖与纯洁。

整首诗表达了对这个草堂和主人的赞美和敬意,诗人希望主人不要忘记他的草堂,因为朝廷正期待着他的归来。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色,并通过对主人经历和家族背景的提及,展现了对他的尊敬和敬佩。它传递了对清静与纯洁价值的追求,以及对人物品质和历史地位的重视。整体上,这首诗词在美化自然和传递价值观之间取得了平衡,展示了黄庭坚独特的写作风格《寄题钦之草堂》是宋代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寄题钦之草堂

河南有伏流,经营太行根。
在河南有一条潜流,流经太行山的根基。

盛德不终晦,发为清济源。
伟大的德行不会被埋没,成为纯净的救助之源。

公家济源上,太行正当门。
这份救助源泉属于公家,太行山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修竹带藩篱,百禽鸣朝暾。
竹篱修剪整齐,百鸟在朝阳下鸣唱。

仰视浮云作,俯窥流水奔。
抬头望见飘动的云彩,低头看见水流奔腾。

相望有盘谷,李愿故居存。
远处是蜿蜒的山谷,李愿的故居依然存在。

主人国之老,实惟商岩孙。
主人是国家的长者,实际上是商鞅的后代。

斑行昔供奉,屡进逆耳言。
曾经担任重要职位,屡次接受与众不同的建议。

天子色为动,群公声亦吞。
连天子都为之改变神色,众官们的声音也被压制。

肃肃冰霜际,不改白玉温。
寒冷的冰霜之中,白玉的温度不变。

出处士所重,其微难具论。
主人的重要身份难以具体论述。

公勿怀草堂,朝庭待公尊。
主人不要忘记自己的草堂,朝廷等待着主人的尊临。

诗意和赏析:
《寄题钦之草堂》描述了太行山脉根部的一座草堂,它是公家提供帮助的重要场所。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如流水、云彩和竹林,展示了这座草堂的宁静美丽。

诗中提到了李愿的故居,他是一位受尊敬的长者,同时也是商鞅的后代。商岩孙指的是商鞅,战国时期的政治家和改革者,这暗示着主人的家族在历史上有崇高的地位。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主人过去的经历,他曾担任重要职位,多次接受与众不同的建议。这些经历使得权贵们开始对他起疑,甚至连天子的神色都因此改变,众官们的声音也被压制。然而,主人依然保持内心的坚定和纯洁,如同白玉般温暖。

整首诗赞美了这座草堂和主人,诗人希望主人不要忘记自己的草堂,因为朝廷正等待主人的尊临。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自然景色、提及主人的家族背景,表达了对主人的尊敬和敬佩。诗中传

作者介绍

黄庭坚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书》所收《山谷诗注》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刊《山谷诗注》(简称宋本;残存三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刻《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元本;残存内集十六卷,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宋干道本《豫章黄先生文集》(简称文集)及元刊《山谷外集诗注》(简称影元本),明嘉靖间蒋芝刊《黄诗内篇》十四卷(简称蒋刻本)、明版《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明大全本;此书与蒋刻本并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简称山谷集)、清光绪间陈三立覆宋刻本(简称陈刻本)。并参校干隆间翁方纲校树经堂本(简称翁校本,其中翁氏校语称翁校)。《内集》《外集》的编年说明,集中移置每卷卷首;《别集》等的繫年,底本多疏漏,据《四库全书·山谷集》所附黄{巩/言}《山谷年谱》拾补,分别繫于诗题下。底本中涉及山谷跋语、手蹟、石刻及版本文字异同的注释文字,酌予保留。《山谷集》中多出底本的骚体诗及偈、贊、颂(其中多爲六言或七言诗)等,参校明弘治叶天爵刻、嘉靖乔迁重修本(简称明本),编爲第四十五至四十八卷。另从他书中辑得的集外诗和断句,编爲第四十九卷。

诗词推荐

津无蛟龙患,日夕常安流。本欲避骢马,何如同鹢舟。岂伊今日幸,曾是昔年游。莫奏琴中鹤,且随波上鸥。堤缘九里郭,山面百城楼。自顾躬耕者,才非管乐俦。闻君荐草泽,从此泛沧洲。

耿耿船窗灯火明,东楼饮罢恰三更。不堪酒渴兼消渴,起听江声杂雨声。垂首道涂悲骥老,满怀风露觉蝉清。兰亭禹庙山如画,安得飘然送此生?

地迥隔尘寰,石门云闭关。幽人澹无事,白鹤相往还。

翠敛王孙草,荒诛宋玉茅。寇馀无故物,时薄少深交。迸笋穿行径,饥雏出坏巢。小园吾亦有,多病近来抛。

手种秋风碧玉成,花开如粟水沉惊。人间商略年年事,到底其如一字清。

关头明月古今情,树引凉飙夜有声。土木未忘巡正统,封疆无复问开平。霜迎狼纛秋临祭,风偃龙祠岁守盟。此日庙谟争画一,空谈莫遣误书生。

父老招呼共一觞,岁犹中熟有余粮。荞花漫漫浑如雪,荳荚离离未著霜。山路猎归收兔网,水滨农隙架鱼梁。醉看四海何曾窄,且复相扶醉夕阳。

四海兵初偃,平津阁正开。谁知大炉火,还有不然灰。

冰溪空岁晚,苍茫雁影,浅水落寒沙。那回乘夜兴,云雪孤舟,曾访故人家。千林未绿,芳信暖、玉照霜华。共凭高,联诗唤酒,暝色夺昏鸦。堪嗟。澌鸣玉佩,山护云衣,又扁舟东下。想故园、天寒倚竹,袖薄笼纱。诗筒已是经年别,早暖律、春动香葭。愁寄远,溪边自折梅花。

阿泰幼傥砀,势若泛驾马。暂别已束发,折节殊曩者。诵书口澜翻,昼夜曾不舍。课肯犯雪供,笔亦挥汗把。才地校优劣,不在阿儒下。平时於方兄,眇视真土苴。念翁少年日,为学不余暇。混俗类疎放,秉心乃儒雅。儿今颇肖吾,解笑时苟且。师匠求有余,好书不外假。缅怀萤雪边,力倍

始见行春◇,俄闻引葬箫。笑言犹在耳,魂魄遂难招。天象奎星暗,辞林玉树凋。朔风吹霰雪,铭旐共飘飘。

鹍鸡厉其羽,玄鸟归故乡。日夕凉猋发,大火戢朱光。阴气驯以至,草木率焜黄。九六代为穷,龙战血从横。坚冰自有时,圣人戒履霜。

春水月峡来,浮舟望安极?正是桃花流,依然锦江色。江色绿且明,茫茫与天平。逶迤巴山尽,摇曳楚云行。雪照聚沙雁,花飞出谷莺。芳洲却已转,碧树森森迎。流目浦烟夕,扬帆海月生。江陵识遥火,应到渚宫城。

秋城雨气白纷纷,不见青山只见云。古寺半欹僧去尽,乱鸦飞上五王坟。

老树万安驿,古井罗真山。玉虬五云车,仙翁此往还。云纵久不刓,泛景疑可攀。忆昔摛藻频,题诗揭松关。抱琴唐昌来,快晴春物妍。截竹倚令俜,引袂飞褊{衤迁}。历阶一稽首,为我殿笑颜。善救世主无弃物,广度随有缘。殊途同归庭遥相望,异关非浪花传。道士多野朴,山肴亲洁蠲。

小山作友朋,义重子舆桑。香草当姬妾,不须珠翠妆。鸟乌窥冻砚,星月入幽房。儿报无炊米,浩歌绕屋梁。

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归人。诏书许逐阳和至,驿路开花处处新。

朱朱石榴树,白白水栀花。振鹭青溪客,迁莺碧柳家。衰年新旅食,小雨梦京华。贫有杯中物,宾来未用赊。

为怜一片晓云红,未放千丝暮雨浓。调燮阴阳贤岳牧,满川花意得舂容。

试手滩头水乱流,铁枪崖下晚维舟。两阶舞羽方閒暇,何事兹名有佩牛。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