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隐纪咏·俯巢轩

化国舒长日,林隈分外知。
年年庭荫匝,数遍鹊寻儿。

作品评述

《桂隐纪咏·俯巢轩》是宋代诗人张镃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位于桂隐山的庭院景致,以及其中的一组巢穴。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俯巢轩,是桂隐山上的一座小亭子,诗人站在亭中俯视,观察着眼前的景色。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化国舒长日,
林隈分外知。
年年庭荫匝,
数遍鹊寻儿。

诗意:
这个国家已经安定,和谐的日子长久存在。
山林的景色非常熟悉。
每年都有浓密的树荫,多次可以看到杜鹃鸟寻找它的幼儿。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山间庭院的景致。诗人以“化国舒长日”来表达国家的安宁繁荣,意味着国家的和平与昌盛。接着,他提到“林隈分外知”,描绘了山林的景色非常熟悉,似乎是诗人常来此处观察自然之美。接下来,他描述了庭院中年年常有的茂密树荫,这给人一种安逸和舒适的感觉。最后一句“数遍鹊寻儿”则意味着每年都能看到杜鹃鸟寻找它的幼儿,这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自然界的美好。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美丽的山间景色,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受。通过描写自然景物,诗人表达了对安宁繁荣国家的祝愿,同时也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敬畏之情。这首诗的意境清新,语言简练,给人以宁静和愉悦的心灵享受。

作者介绍

张镃(一一五三~?),字功甫,又字时可,号约斋居士,祖籍成纪(今甘肃天水),南渡后居临安(今浙江杭州)。俊曾孙。以廕官奉议郎,直秘阁、权通判临安府。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爲司农少卿,因预杀韩侂胄密谋,爲史弥远所忌,一再贬窜。嘉定四年(一二一一),除名编管象州,死于贬所。镃藉父祖遗荫,生活侈汰,于孝宗淳熙二十年(一一八五)构园林于南湖之滨。曾先后从杨万里、陆游学诗,并多倡和。有《南湖集》二十五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卷(其中诗九卷)。事见《诚斋集》卷八一《约斋南湖集序》,《齐东野语》卷二、一五、二○。 张镃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及清干隆鲍廷博校刻本(简称鲍校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诗词推荐

我家如陶舍,幼稚有盈室。汝家亦十口,持去何可得。嗟我寡兄弟,至此得无戚。虽尔敢或忘,呴濡期沫湿。

惟山有镇,雄于其方。东孰为雄,于沂之疆。祀事有时,爰举旧章。我望匪遥,蔗几燕乡。

黄溪方辍供,顿有仰山来。久怕羊肠险,小听松吹回。喜能浇渴肺,愁奈走饥雷。何日俱君谒,香凝燕寝开。

忽闻春欲去,园林谩游瞩。轻风散余红,细雨滋繁绿。绿繁似欢荣,经散犹僇辱。因悟人间世,万事易翻覆。贱或登青云,贵或成赤族。祸福无定端,往往相倚伏。那知今日歌,不是明朝哭。书以为世鉴,得志毋纵欲。克克如履冰,坎坎念伐幅。苟能闲此理,堪追圣贤躅。

宝香瓶,桐叶卷。荡水痕微还远。思乡信,觉春迟。野梅初见时。上潮风,临晚渡。人欲过西江去。吹寒管,陇云低。江南花未知。

坐断毗卢枯,超然亘古今。万缘俱剔脱,一片祖师心。

亭名燕喜经品题,至今增重湟川地。

春残雨过,绿暗东池道。玉艳藏羞媚赪笑。记当时、已恨飞镜欢疏,那至此,仍苦题花信少。连环情未已,物是人非,月下疏梅似伊好。淡秀色,暗寒香,粲若春容,何心愿、闲花凡草。但莫使、情随岁华迁,便杳隔秦源,也须能到。

漠漠杨花带远天,舞如轻雪糁如毡。行当僻处随人到,风向多时著意偏。地湿似沾前夜雨,日斜犹扬隔溪烟。春光到此真须惜,莫爱床头沽酒钱。

远碧涵空暮天阔,落日愁人船不发。多情何处雁西飞,凭寄天涯尺素归。

文字挽回正始音,如君岂合安家林。干禄不和次且叹。读书方竞分寸阴。斯人与室幸孔迩,有底寻丈能汲深。两诗竟得摩老眼,慰我饥渴他年心。

越徼稽天讨,周京乱虏尘。苍生何可奈,江表更无人。岂惮寻荒垄,犹思认后身。春风白杨里,独步泪沾巾。

再出头来满面尘,那堪喜舌兴摇唇。松枯石烂凭谁委,累及痴呆蹈碓人。

柳吴兴近无消息,张长公贫苦寂寥。唯有角巾沾雨至,手持残菊向西招。

江海今为客,风波失所依。白云心已负,黄绶计仍非。累辱群公荐,频沾一尉微。去缘焚玉石,来为采葑菲。州县名何在,渔樵事亦违。故山桃李月,初服薜萝衣。熊轼分朝寄,龙韬解贼围。风谣传吏体,云物助兵威。白雪飘辞律,青春发礼闱。引军横吹动,援翰捷书挥。草映翻营绿,花临

日日城头雨,还愁湖上波。窗中人自听,门外潦应多。不畏车生耳,还愁麦化蛾。吾庐无所有,频看壁间梭。

雨因祈祷得,连日作廉纤。候变凉飙肃,人皆和气添。秋蜴犹执热,竹色故侵檐。但喜穹崇德,难从甲乙占。

船中活计只诗编,读了唐诗读半山。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朝餐。

月华如水,波纹似练,几簇淡烟衰柳。塞鸿一夜尽南飞,谁与问倚楼人瘦。韵拈风絮,录成金石,不是舞裙歌袖。从前负尽扫眉才,又担阁镜囊重绣。

夜永虚堂烛影寒。斗转春来,又是明年。异乡怀抱只凄然。尊酒相逢且自宽。天际孤云云外山。梦绕觚棱,日下长安。功名已觉负初心,羞对菱花,绿鬓成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